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1·千阳模拟) 东西方龙的形象和传说源远流长但差异巨大。中国龙形象威严,能呼风唤雨,保一方风调雨顺,或者象征着无上皇权;西方龙面目狰狞,喷火伤人,掠夺和看守大量的财宝,屠龙成为骑士们的无上荣耀。这体现了(    ) 

     

    A .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B . 东西方文化中具有神权色彩 C . 宗教信仰决定了文化的特色 D . 东西方文明模式的巨大差别
  • 1. (2021高二下·杭州期中) 梁思成曾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关于这条中轴线的表述无关的是(    )
    A . 从午门到玄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 B . 三进式院落坐南朝北,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 C . 遵循传统礼制而建,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 D . 这条中轴线被称为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
  • 1. (2021·浙江模拟)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拥山抱水,气象万千。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恋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颐和园的“中国传统造园”手法表现为(    )

    ①以园外数十里的西山群峰为背景

    ②将玉泉山的宝塔纳入全园画面之中

    ③用整块巨石雕刻成一艘白色石舫

    ④以西堤的柳色消除园子的西部界限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有600多年历史,明末清初达到鼎盛时期,但到民国初年几乎成为“绝唱”。新中国成立后才又焕发新生,中国改革开放后被列为世界遗产,它属于(   )
    A . 自然遗产 B . 文化遗产 C . 文化景观 D .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 1. (2021高三下·松原月考)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继续发展,深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夫之对经学、史学、天文、历法、典章制度、文学、佛学等均有深入研究。他论史的重点放在政治、风俗、财赋、学术,属意于探讨“礼乐刑政之兴废”与“荒隅盗贼之缘起”。王夫之欲尽废古今虚妙之说而返之实,认为读史不能玩物丧志。

    ——摘编自聂茂《天地行人:王夫之传》

    材料二:明清以经义文章取士,在这根指挥棒下,封建知识分子日日沉浸于经义文章之中,研究文章的遣词用句,立意构思,法度义理,毕竟为古文写作也打下了基础,一旦敲开了世俗之门,丢掉敲门砖,转入古文写作,也就得心应手了。科举也把大批读书人变成了封建统治者的御用工具和奴隶。

    ——摘编自刘运好《先唐文史考论》 

    材料三:平遥古城具体的建筑布局体现了“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古城内的建筑大多以砖墙瓦顶的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四合院大多四壁高耸、封闭严密,厚重的大门是儒家封闭观念的产物。西递村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都堪称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夫之治学的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与哲学思想。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经义文章”的样式,并概述科举制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3.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阐释:①指出平遥古城中体现“神人共治”思想的建筑,说明平遥古城建筑中蕴含的儒家文化;②指出敬爱堂在西递村中的功能及其名称的寓意,说明西递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 1. (2021·南通模拟)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

    紫禁城分“前朝”与“后廷”两部分。午门以北,乾清门外以南,所有三大殿及文华、武英各殿廷均为前朝;乾清门以北,则称后廷。对帝王来说,前朝是“国”,后廷是“家”,所有的建筑都是面向正南方。从空间来看,紫禁城的千门万户,院藏的各种文物,以及宫殿与文物藏品后面曾发生过的人和事,种种秘辛内幕,宫廷的文化生活,是一个鲜活的统一体。很显然,离开了宫阙往事,没有了附着其中的历史内涵,那些宫廷旧藏的意义和价值势必受到影响。同样,要保护完整的故宫,不只是72万平方米以内的紫禁城,还要保护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一些明清皇家建筑,以及它的保护区、缓冲区。从时间来看,故宫藏品虽为清宫旧藏,但其中文物则包括了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各主要门类,而且反映了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

    ——摘编自郑欣淼《“完整故宫”保护的理念与实践》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建筑布局体现出的封建礼制和传统哲学。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说明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 1. (2021高二下·苍南月考) 西递、宏村、平遥古城是我国南北方民居文化的典型代表。下列选项描述的内容与三个文化遗产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 . “中国画里的乡村”、“中华一绝”、中轴对称 B . “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的结合”、“中华一绝”、“桃花源里人家” C . “中国画里的乡村”、“科学诗意最完美的结合”、神人共治 D . “桃花源里人家”、“科学诗意最完美的结合”、儒佛道“三教合一”
  • 1. (2021高二下·杭州月考) 故宫的建筑形制严格按照封建宗法礼制来设计建造,如宫殿顶盖的形制、台基的层次、御路石的铺设等等无不如此。下图所示为故宫某处建筑群,其中解说有误的是(    )

    A . 这是前朝三大殿,是故宫的政治中心 B . 建筑①的宫殿又被称为金銮殿 C . 建筑②用于大臣在上朝前作短暂休息 D . 建筑③是举行殿试的地方
  • 1. (2021高二下·苍南月考) 明清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布置,从外朝三大殿进入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需要穿越(    )
    A . 午门 B . 太和门 C . 乾清门 D . 神武门
  • 1. (2021高二下·沈阳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

    布迭拉宫自公元17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材料二徽州古村落(是)徽商文化的产物。……徽州一府六县的方志中,常会对徽商巨贾的资本投向有如下记载:在家乡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

    材料三徽州古村落在选址布局上受着风水观念的强烈制约。“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是他们基本的原则;但从风水学角度来看,具有完满的物质条件及合理功能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就是一个理想环境。人类有着自己的希冀、渴求和恐惧,而只有将这些情感,通过在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表达出来,才构成一真正的理想环境。……徽州民居的天井营造有一个很动听的名儿,叫“四水归堂”,言天降雨露、财气,落到自家房顶,流入宅院。

     ——摘编自余治淮《桃花源里人家》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皖南古村落与布达拉宫是哪两类社会群体活动的历史承载?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徽州古村落是徽商文化 产物?古村落突出反映了徽商怎样的心态?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古村落营造中的风水观念在徽州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什么功能?体现了怎样的环境理念?
    4. (4) 有学者称:“文化遗产的完整样态必须在其存活的情境中才能把握。”据此,你认为皖南古村落的“完整样态”应该是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