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夏商周断代工程遗留了一系列难题,原因不包括(    )  


    A . 材料不足 B . 多学科间的合侔需要互相了解    C . 各学科的研究手段有待进一步提高 D . 多学科结合联合攻关
  • 1. 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成果的核心内容是  (    )


    A .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B . 《夏商周年表》 C . 确定夏商分界 D . 估定夏王朝的起始年代
  • 1.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一个鲜明特点是(    )


    A . 参与专家人数众多 B . 课题、专题数目多 C . 多学科相结合 D . 取得的成就多
  • 1.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负责把中国历代典籍中有关夏商周年代和天象的文献记录汇集起来,逐一判断其可信程度和使用价值的是(    )


    A . 考古学专家 B . 天文学专家 C . 古文字学专家 D . 文献学专家
  • 1. 有关夏商周时期具体年代的研究始于    (    )

    A . 刘歆 B . 司马迁 C . 屈原 D . 班固
  • 1. 司马迁的《史记·三代世表》中仅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名字,而没有在位的具体年代,这种状况被称为(    )


    A . 无世无年 B . 有世无年 C . 有世有年 D . 无世有年
  • 1. 我国具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时间是西周晚的共和元年,是(    )


    A . 公元前840年 B . 公元前841年 C . 公元前842年 D . 公元前843年
  • 1. 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一直绵延流传的文明是(    )


    A . 古埃及文明 B . 占巴比伦文明 C . 古印度文明 D . 中华文明
  • 1. 雄踞西南的古蜀国是中国古代中原周边地区颇具典型意义的“古国”之一,但史籍却鲜见蜀史之详载。三星堆遗址和金沙村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则在很大程度上廓清了历史迷雾,揭示出古蜀国实具悠久历史,古蜀文化是独特的文化模式和文化类型,它在中国古代区系文化中具有显著地域政治特征和鲜明文化特色。

    三星堆和金沙是相亲缘的两个文化遗址,在历史上三星堆在前,金沙紧随其后,它们都是古蜀国蚕丛、鱼凫的遗迹。三星堆是中国西南地区分布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距今约三千三百年,它因一九八六年两座祭祀坑的发掘而闻名于世,当时出土文物以前八百余件,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金沙村,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考古重大发现,当时出土文物五千多件,它的发现,为破解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之谜找到了证据。

    2009年4月28日“神秘的古蜀王国——三星堆、金沙出土文物珍宝展”,在深圳博物馆新馆展出,展出文物一百五十六件。本次展览集结三星堆、金沙文物菁华,以青铜器(青铜制品)、玉石器为主,兼及金器、陶器、象牙,种类包括人物与动物造型、眼睛形器、礼器、兵器、酒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装饰品等。这些文物不仅彰显出古蜀文化特色,也是古蜀国原始宗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折射。

    请你结合三星堆以及金沙遗址考古发掘,简要描述一下古蜀王国的社会面貌。

  • 1. 三星堆遗址的惊人发现证实了青铜时代古蜀文明的辉煌,同时也给研究者不断探寻历史的真相提出了新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摘自百度文库《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

    材料二 今天开始发掘,但两个方的发掘并不是同时进行,首先对T940进行发掘,下午开始T939的发掘。第一层为黑色农耕土,厚9~14厘米,第二层为褐色土, 土质较湿松,内含有少量的褐色土粒,厚5~15厘米,在二层下发现灰坑1个。编号H1。灰坑开口于二层下,呈不规则状,坑壁较直,壁被火烧过,坑底的呈环 形,坑内填土为黄褐色土,内含大量的红陶土块,在接近坑底的地方有一层厚约10厘米的木炭层,坑内出土陶片10片,其中泥质灰陶七片、夹砂褐陶3片。

    ——陈显丹《纪念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发现二十周年》

    1. (1) 据材料一和二,概括二号坑出土遗物的主要特点。这对考古挖掘工作带来怎样的影响。
    2. (2) 据材料二,考古人员推断祭祀坑年代的基本依据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在探寻历史奥秘的过程中应有的研究方式。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