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0高二下·辽源期末) 我国的许多建筑创造了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表格中所列建筑能够修筑并发挥巨大作用的相同因素在于(   )

    A . 小农经济决定 B . 科技进步推动 C . 国家政策推动 D . 民族危机加深
  • 1. (2020高二下·绥德期末) 平遥古城拥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关于平遥古城的城市布局,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平遥古城是一座依据中国汉民族传统的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是汉民族文化的历史载体。②明清平遥城的建设在遵循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基本规则和形制的基础上,处处体现着强烈的商业色彩和烙印。平遥城城内“干”字形街道上货栈旅店、票号钱庄、木行车铺一类的店铺鳞次栉比,集市贸易繁荣活跃,大量的人流、车流、物流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刘志平《商业发展影响下的明清平遥古城》等整理

    1. (1) 根据图一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汉代“市”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图二的建筑名称及其地位。
    2. (2) 阅读材料二,你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阐明儒家礼制思想对平遥古城的影响。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说明明清平遥城如何处处体现强烈的商业色彩和烙印。
  • 1. (2020高二下·济宁期末)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曾有21个皇帝居住在这里。1925年,民国政府把沿用了491年的“紫禁城"改为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成立(   )
    A . 标志着封建帝制的结束 B . 杜绝了清室复辟的野心 C . 彰显了民主共和精神 D . 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 1. (2020·浙江模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春秋时期,劳资提出“道”的概念,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战国时期,荀子论述了“天人”关系,他们以朴素的唯物史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建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摘编自金鸿儒《国学十二道》

    材料二:这场“古文运动”,实际上也是一场复习儒学的运动,只是它复兴儒学没有成功,只能算是对复兴儒学的一次大声呼吁。韩愈复兴儒学的主张得到李翱的支持。韩愈及李翱出于对佛道的深恶痛绝,希望能够从思想上彻底扫清现实世界的污浊,凸显“道”的合理性与普遍性,希望“道”能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李翱作《复性书》三篇,论述“性命之源”等问题。

    ——张敏杰《一百位中国古代思想家》

    材料三: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而部署的。但贯通这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故宫外朝的殿宇普遍比较高大。特别是中轴线上的“三大殿”,不仅高大,而且还矗立于三层台基之上,在空旷的广场中显得尤为壮观。

    ——梁思成《梁思成古建筑考察与北京城规划》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老子“道”的思想及荀子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并指出两人对各自思想流派发展的贡献?
    2. (2) 、指出韩愈、李翱生活的朝代。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两人有关“道”的思想及影响?
    3.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释:①指出“三大殿”的名称,并分别概述其功能? ②指出紫禁城中轴线的特点,并说明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 1. (2020·东阳模拟) 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和边疆治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总框架是“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其地域的广阔性,决定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在西藏和西南地区,又根据当地政治、历史、民族特点实行不同的措施。

    ——摘编自马大正《略论清代边疆政策研究》

    材料二:京郊众多皇家园林的出现,大大改变了明朝时北京汉地文化为主的自然、人文景观,更随着清代对西部边疆地区的统一而形成了多文化景观的复合体……皇家建筑中必有各种宗教的佛堂寺庙,清漪园的宗教建筑之多,在皇家园林中数一数二,堪称佛国天堂。有的佛寺成为一个景区或主要景区内的主景,甚至是全国的重点和构图中心。这与当时为团结笼络蒙藏上层人士以确保边疆防务、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也有直接的关系。

    ——据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等整理

    1. (1)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清代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
    2. (2)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列举①“颐和园万寿山前山景区”或者②“颐和园后山后湖景区”中的两个相关建筑,并指出其建筑特色?用一句话概括“多文化景观”所凸显的政治意义。
    3. (3) 结合所学,请指出清政府如何加强对西藏地区的联系和管理?
  • 1. (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 宫殿建筑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它按照红山的自然地形由南麓 梯次修到山顶,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布达拉宫是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政权的统治中心,整个建筑群由2层至13层不同层数的楼房组成,分为白宫红宫和僧舍三大部分,外部是明亮的白、黄、红三色。布达拉宫采用藏族的碉楼建筑形式,木石混合结构。宫墙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墙上开有藏式黑边方窗。殿顶飞雄翘角,殿内的木结构多采用中原殿堂的梁架、斗拱、藻井等形式。布达拉宫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围结协作的有力佐证。

    ——据周文《世界文化与自然遠产》等整理

    材料二:紫禁城的总体设计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礼制观念,突出了帝王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官”中央位置显赫,统领四方,以制万国,王者居中是礼制的需要……用重重宫门隔断视线,以这种“隔则深,畅则浅”布局方式,加强宫院的纵深感,以体现皇帝九重宫阙的神秘莫测……依据古人对天文学的 认识,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位居中天,紫微垣是天帝所居,太微垣是天帝施政之处,天市垣则为天帝聚众贸易之所,紫禁城在整体布局上取象于三垣,将皇宫比附 天上的星座,强调皇帝身为“天子”的不争事实礼,有以多为贵;有以太(大)为贵;有以高为贵;有以文(蚊)为贵”,太和殿正是全面体现了传统的君王至高至贵的礼制思想。

    ——据周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
    2. (2) 皇城不仅要满足居住和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请您选择作答:

      ①写出材料二图中A处建筑的名称和功能。仔细观察该图,分析 A 处所在的内廷建筑是如何“满足居 住和生活需要”的?

      ②根据材料二的提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故宫是如何“突出帝王至高无上 的绝对权威”的?

  • 1. (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是“国宝”级的“活化石”,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昆曲对“近代百戏”产生深远影响不包括(  )
    A . “脚色”制 B . 剧本结构 C . 板腔体唱腔 D . 演员组合体制
  • 1. (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 中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各具特色,又有相似之处。下列不属于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民居共同建筑特色的是(  )
    A . 呈二进、三进等院落式布局 B . 反映传统文化中的礼制观念 C . 饰以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 D . 兼具华丽大气和安全舒适的特点
  • 1. (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 颐和园成功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以园外数十里的西山群峰为背景,把玉泉山的宝塔纳 入全园的画面之中,又以_____的柳色将西部的围墙遮挡起来,巧妙地 消除园子的西部界限,使有限的园子显得无限深远,构成山外有山、景中有景的幽美意境。_____处应是(  )
    A . 西堤 B . 智慧海 C . 四大部洲 D . 苏州街
  • 1. (2020高三下·温州开学考) “明清两朝皇帝登极、帝后大婚、册立垒后、命将出征以及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庆典。明代和清前期的殿试也在此举行。”“这里”指的是故宫中的(   )
    A . 太和殿 B . 中和殿 C . 保和殿 D . 交泰殿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