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所撰《历史》的开篇之语;司马迁著《史记》时,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佐以其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共同反映出二人(     )
    A . 出色的治史能力 B . 独特的治史方法 C . 较强的使命担当 D . 曲折的创作历程
  • 1. 2022年央视春晚由德阳市宣传部选送的创意舞蹈《金面》,舞蹈中的演员戴着黄金面具,就是以三星堆出土黄金面具为基本元素制作,并由此铺衍一段亘古爱情故事。当故事穿越回今天,女主角回到三星堆博物馆,她的眼泪唤醒了三星堆青铜人像。据此可知,三星堆青铜大面具亮相央视春晚的意义是(     )

    A . 珍视古老文物 B . 强化视觉效果 C . 坚持文化自信 D . 让文物活起来
  • 1.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能识破,买尽成都府。”一首关于江口沉银的民谣在四川地区流传了300多年。相传,明朝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在彭山江口处战败船沉,有1000船金银财宝沉于江底。与张献忠同时代的彭遵泗写《蜀碧》时,也称“献忠率兵十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展闻,逆于彭山之江口……”2017年4月,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水下考古首期收官,出水的金册、银锭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等文物为我们解决有关张献忠的诸多历史传说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材料表明(   )
    A . 考古研究是找寻历史真相的主要途径 B . 部分民间传说,可能成为考古的参考 C . 历史最终都会以考古文物的形态呈现 D . 还原历史,必须经各种史料对比研究
  • 1. 如图为东汉画像砖戏虎图,据记载,汉代搏兽活动很兴盛,皇室园囿中饲有多种禽兽,以供游乐。当时的人们认为猛兽是可以驯服的,百兽驯服听命是国泰民安的瑞兆。据此可知,此类画像砖(     )

    A . 证实了汉代国家统一安定 B . 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 . 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实 D .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1. “考古中国”2021年3月20日通报,有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发现新的“祭祀坑”,与之前的祭祀坑共同构成了“祭祀区”。专家推测,这是古蜀国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重要场所。这可用来解释(       )
    A . 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 B . 宗教神权与世俗王权紧密结合 C . 礼乐制度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 D . 早期人类文明的信仰及其文化
  • 1. 关于平型关战斗中八路军115师作战的对象,过去抗战期间八路军宣传部门的说法,通常是泛指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20世纪80年代,多数相关战史著作及相关回忆录已经改变了说法,肯定被歼日军中有辎重部队。而当年谈及平型关战斗的一些大陆学者,在参考了相应的中日双方内部战报后也有新的说法,称其为“第二十一旅团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和辎重部队一部”。由此可知(   )
    A . 内部战报比宣传公报更具有史料价值 B . 厘清历史真相有待需要挖掘新的史料 C . 辨析史料真伪是接近历史真相的前提 D . 当事人回忆和文献史料是史料全部来源
  • 1. 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有以下几条史料,据此可知(   )

    来源

    内容

    朝鲜政府内务部

    (1950年06月25日)

    “南朝鲜伪政权的所谓国防军,于6月25日拂晓,在整个三八线地区向三八线以北地区开始了出其不意的进攻……现在共和国警备队正开展激烈的防御战来抵抗敌人。”

    苏联政府给美国政府的照会(1950年06月27日)

    “根据苏联政府所证实的事实,朝鲜爆发的事件,是由南朝鲜当局的军队向北朝鲜的边境地区进攻而挑起来的,所以这一事件的责任是南朝鲜当局和背后支持它的人。”

    美国驻韩国大使馆发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1950年06月25日)

    “据南韩军队报告,北朝鲜部队今天凌晨向大韩民国领域的好几个据点进犯。……从进攻的性质和发动的方式来看,似乎已构成一次对大韩民国的全面进攻。”

    韩国国防部(1950年06月25日)

    北朝鲜的进攻是在凌晨4时至5时发起的,两个小时的密集炮火轰击之后,北朝鲜部队越过瓮津、开城和春川附近的分界线,并从江陵南北两面的海上登陆。

    A . 朝鲜战争爆发的起因无从知晓 B . 史学成果随着研究深入而不断更新 C .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记载 D . 政治立场的影响导致历史记载失实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代《贞观政要》和宋代《资治通鉴》对隋文帝时期发生的一件史事分别有自己的叙述。

    材料一: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今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唐]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二

    1. (1) 在两则材料的的记载中,哪些基本信息是可信的?为什么?
    2. (2) 两则材料对同一史事的记载有何明显分歧?你认为哪则材料的叙述可信,为什么?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考古工作者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介绍,目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重量大约为280克,预计完整的总重量应该超过500克,这比目前国内所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三星堆金杖(重463克)的重量还要重,如果能够完整发现,这件黄金面具将超过金杖成为目前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重的金器。“与1986年一、二号祭祀坑的发掘相比,本次发掘我们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站长介绍,本次发掘过程中,科技考古为含量非常大。1986年的发掘基本只用了碳14测年技术。此次除了碳14测年、有机物保护之外,还在玉石器保护、铜器保护等领域采用多项科技手段。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1. (1) 据材料概括三星堆遗址及新发掘工作的特点。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利用历史遗迹、遗物“重现”历更的方法。
  • 1. (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汉文帝霸陵所在地,确定为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史记·孝文帝本纪》中记载,汉文帝曾说,当时天下“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他不同意奢靡浪费的风俗,讲求实用主义。这与他对自己陵墓的不以金银等装饰,也是吻合的。专家提到,墓中发现陶器众多,没有金银器,与史载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围绕江村大墓的上述分析,说明( )
    A . 江村大墓属于考古发现,官方权威不容置疑 B . 《史记》相关记载比较久远,应以后世史料为依据 C . 考古研究需要与时俱进,利用先进技术,减少人为干扰 D . 文献史料和考古发现需要相互印证,互相补充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2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