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望城模拟) 洋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市按照“城在绿中、楼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园中”的设计理念规划的一处市民休闲胜地,园内空气清新湿润,风景优美如画,园内汇集了水杉、石楠、银杏、绣球花、荇菜、菖蒲等350多种湿地植物和灰天鹅、白鹭等300多种鸟类、水生动物及昆虫。
    1. (1) 题目中划线部分直观体现了的多样性。
    2. (2) “空气清新湿润,风景优美如画”,其中空气“清新”和绿色植物的作用有关。
    3. (3) 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看,银杏树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4. (4) 晨起,微风徐徐,荷叶摇曳打破了平静的湖面,水草跟着晃动,远处飞出一只白鹭,连飞带跑,踏水而行,只见它将长长的鸟喙伸入水里,随后叼着一条小鱼飞走了。湖面下鱼和虾慌乱的激起了层层浪花。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5. (5) 洋湖湿地公园里面的有些昆虫会传播疾病,但不能完全灭杀掉,主要是因为动物在维持有重要作用。
    6. (6) 随着洋湖湿地公园游玩的人数增多,维护好洋湖生态环境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更好维护好洋湖生态环境,如果你是湿地公园管理负责人,你会怎么做?(至少从两个方面作答)。
  • 1. (2024八下·文山月考) 小宝同学学习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完成了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的探究活动后,利用天竺葵叶片、碘液、酒精等制作出一片如图所示的带有“M”字样的叶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制作前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 . 制作过程中对字母“M”以外的区域进行遮光处理 C . 制作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使叶片脱色 D . 滴加碘液后,字母“M”区域不变蓝
  • 1. (2024七下·南宁月考) 某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时,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其中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温度等条件完全相同。装置中玻璃隔板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实验前,已将三个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1. (1) 实验前,已将三个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和运走叶片中原有的
    2. (2) 图中三个实验装置可以形成组对照实验,若甲和乙进行对比,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3. (3) 光照几小时后,同学们将甲、乙、丙装置内植物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发现变蓝的叶片是取自装置。
    4. (4) 经多次重复本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可得出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 1. (2024·七上·永善期末) 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培养好的天竺葵设计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注:25%的氢氧化钠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充分消耗、运走叶片内原有的 
    2. (2) 按图将装置安装好后,光照几个小时,取下叶片A和叶片B,并做如下的处理:首先进行脱色,把叶片A和叶片B放入盛有   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然后用碘液分别检验A、B两片叶,结果发现叶片变蓝。
    3. (3) 本实验中,设置叶片A和叶片B的作用是 
    4. (4) 此实验证明: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 1. (2024·七上·永善期末)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结果遮光部分的叶片无颜色变化,而照光部分的叶片显示深蓝色。对这一实验解释错误的是(  )

    A . 实验可以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B . 实验可以证明光照是绿色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 C . 在萨克斯的实验中有多个变量,且没有形成对照 D . 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数小时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有机物
  • 1. (2024八下·通榆月考) 小明和父母去采摘园摘草莓,一进大棚他立刻感受到棚内温度远高于外界。果农王大爷告诉他,要想增产,需适当增大昼夜温差。这其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    )
    A .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对水肥的吸收 B . 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C . 白天,蒸腾作用旺盛,有利于积累有机物 D . 昼夜温差大,白天积累的有机物多,夜间消耗的有机物少
  • 1. (2024·七上·普洱期末)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B . 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 . 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D . 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 1. (2024七下·吉林月考) 以下实验中没有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的是( )
    A . 观察洋葱磷片叶内表皮细胞 B .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C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D .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 1. (2024九下·达川月考)  图一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部分实验步骤,图2的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3是探究植物某些生理活动的装置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一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正确顺序是:(按序号排列)。图一③步骤的目的是让叶片中含有的溶解在酒精中。
    2. (2) 图二中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填字母)。
    3. (3) 图三中在一株植物上选取长势、大小相似的两片叶A和B,如图三装置连接好,阀门①和阀门②都关闭,然后放在充足的阳光下1小时。若要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打开哪个阀门?(填①/②),实验现象是试管乙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1. (2023七上·曲靖期末)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A . 不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 . 加强植物的呼吸作用 C . 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D . 使有光与无光形成对照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2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