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南宁二模) 小黄在厨房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把西红柿放入盛满水的盆子清洗时,从盆中溢出的水流入底部密封的水槽内,取出西红柿,盆子浮了起来。经过思考,他建立了以下模型研究盆子浮起的条件,如图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A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A底面积为 500cm2; 内放一个高度为 20cm, 重力为2N, 底面积为300cm2的圆柱形容器B(B的厚度不计,且与A底部未紧密贴合),现在容器B中装入60N 的水,使其恰好装满;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正方体木块,其质量为 600g, 边长为 10cm(木块不吸水)。求:

    1. (1) 木块的密度;
    2. (2) 将木块缓慢放入B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漂浮在水面,溢出水的体积:
    3. (3) 把木块从容器B中取出(木块不沾水且未造成多余的水从容器B中溢出),再从容器B中抽出质量为 1000g的水倒入容器A中。请通过计算判断容器B是否浮起来了,并求此时容器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1. (2024·南宁二模)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A . 茶壶倒水 B . 自制喷雾器喷雾 C . 卫生间地漏设计 D . 用吸管喝饮料
  • 1. (2024·武鸣模拟) 旅行中,汽车在公路上快速行驶时,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窗帘受到向外的力,飘向窗外。车行驶到高山上时,发现密封的零食包装袋鼓起了,这是因为高山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两空均选填“大”或“小”)造成的。
  • 1. (2024·柳州三模) 如图甲所示,这是某饮水机自动注水装置的模型,底面积为200cm2的柱形水箱内装有质量为6kg的水,一质量和体积不计的竖直硬细杆上端通过力传感器固定,下端与不吸水的,底面积为5×10-3m2的实心长方体A连接。打开水龙头,水箱中的水缓慢排出,细杆对力传感器作用力的大小F随排出水的质量m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排水质量为4kg时,长方体A刚好全部露出水面,由传感器控制开关开始注水。(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1. (1) 当排水质量为4 kg时,水箱内水所受的重力;
    2. (2) 长方体A的体积;
    3. (3) 上述排水过程中,当力传感器示数为3N时,水箱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1. (2024·北海二模) 如图甲所示,一柱形物体通过绳子与轻质弹簧悬挂于O点,物体浸没于装水的薄柱形容器中,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阀门K处于关闭状态,弹簧所受拉力F与其伸长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底面积为 , 容器中水深20cm,物体的底面积为 , 高为10cm,重为15N,容器及绳子重力忽略不计,。求:

    1. (1) 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
    2. (2)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
    3. (3) 打开阀门K放出烧杯内的水,当柱形物体有一半露出水面时,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的大小。
  • 1. (2024·隆昌二模) 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做成世界上第一个可载人氢气球,体积是。这个气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的浮力为N,它上升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大气压强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设地面附近大气压强为标准大气压,地面附近的空气密度为
  • 1. (2024八下·游仙期中) 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矿泉水瓶,去掉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内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此实验可以用来说明(   )

    A . 浮力产生的原因 B . 阿基米德原理 C . 大气存在压强 D .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 1. (2024八下·游仙期中) 旅游景区的“热气球”升空是利用了空气产生的;民航客机起飞,是利用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而产生的。(两空均选填“升力”或“浮力”)
  • 1. (2024·威远二模) 鱼儿在水里上下游玩,它是通过鱼鳔的收缩膨胀来改变排水量,从而改变,鱼儿受到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1. (2024·永州二模) 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强调通过实验来观察和解释自然现象。小明同学巧妙地运用了常见的吸管设计了两个不同的物理实验。

    实验一:小明用图甲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过B管向左吹气时A管中水面上升,这是因为A管上端管口处气体流速变大,压强变(选填“大”或“小”)。

    实验二:小明用吸管自制了一个密度计,图乙是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不同液体中密度计静止时的情形,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待测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选填“大”或“小”)。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