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河池二模) 天宫课堂上,王亚平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熔化 B . 凝固 C . 液化 D . 凝华
  • 1. (2024九下·郯城模拟) 1月16日,临沂2024年第一场雪惊喜而至,朋友圈被各种“雪景”刷屏,临沂亦美成了琅琊。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A . 雪花飘飘 B . 雪后冰挂 C . 雪球变小 D . 冰雪消融
  • 1. (2024九下·济南模拟) 2024年2月,一场罕见的霰雪天气袭击了山东多个地市。霰(xin),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形成的白色小冰粒。它是《诗经•小雅•颊弁》中“如彼雨雪,先维集霰”是《春江花月夜》中“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霰,古人视为吉祥的象征。霰在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此过程中,需要热量。
  • 1. (2024九下·福建模拟) 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日光灯用久了,灯管变黑 B . 烧开水时冒“白气” C . 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 . 给发热病人的额头擦酒精
  • 1. (2024九下·开州模拟) 《中国诗词大会》是通过对古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重温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的节目,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放热 B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凝固吸热 C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露的形成是液化吸热 D . “暖冰融雪浸疏梅,养住春风细细开”——雪的消融是熔化放热
  • 1. (2024九下·南充模拟)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两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 . 熔化和凝固 B . 凝固和凝华 C . 凝固和液化 D . 汽化和升华
  • 1. (2024九下·平遥模拟) 如图,“神舟十五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产生超过的高温。舱外防热材料不断熔化、升华带走热量,确保了舱内航天员的安全。防热材料在熔化、升华过程中(  )

    A . 熔化吸热、升华放热 B . 熔化、升华都吸热 C . 熔化、升华都放热 D . 熔化放热、升华吸热
  • 1. (2024九下·通州模拟) 南通四季分明,被评为宜居城市。下列四季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初春冰融 B . 盛夏凝露 C . 深秋霜降 D . 寒冬雪飘
  • 1. (2024九下·茂名模拟) 四季更替,岁月变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A .    冰雪消融 B .    露珠晶莹 C .    霜挂枝头 D .    千里冰封
  • 1. (2024九下·盐城模拟) 今年开春,全省各地,突降小冰粒,它不是冰雹也不是雪,而是霰(xiàn),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形成的白色小冰粒,该过程中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液化 B . 凝华 C . 凝固 D . 熔化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5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