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聊城模拟)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共赴冰雪盛宴,园内城堡,滑梯等都是由冰块雕琢而成,地上还积了厚厚的雪,路两边是美丽的雾凇,下列有关现象的形成中是吸热的是(  )
    A . 雾凇的形成 B . 雪的形成 C . 冰的形成 D . 冰冻的衣服晾干
  • 1. (2024九下·菏泽模拟) 黄海海面上出现了白茫茫的“海浩”现象(如图所示)。“海浩”现象是指低温条件下,海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海水蒸发为水蒸气后,遇到冷空气迅速凝结为小冰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海面上“白茫茫”的是水蒸气 B . 海水蒸发是液化现象,并放出热量 C . 小冰晶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D . 凝结成小冰晶的过程放出热量
  • 1. (2024九下·鄄城模拟) 四季更替,岁月变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A .    冰雪消融 B .    露珠晶莹 C .    霜挂枝头 D .    千里冰封
  • 1. (2024九下·西安模拟) 下图关于物态变化的四个情景说明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 图1为2024年1月3日黑龙江哈尔滨出现的雾凇景观,雾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 . 图2为2024年1月6日山西壶口瀑布出现的冰挂景观,冰挂是水吸热凝固形成的 C . 图3为2024年1月22日云南曲靖下雪的场景,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 . 图4为2024年2月14日贵州威宁出现的大雾天气,雾是气态的水蒸气
  • 1. (2024九下·南宁月考) “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时溅起的铁水变成铁颗粒,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 . 凝固 B . 汽化 C . 凝华 D . 液化
  • 1. (2024九下·河南模拟) 我国自制的一种飞机刹车片是由特殊的碳材料制成的。它的主要特性是: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会适度变化,当温度升高到3000℃时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下列关于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熔点是2000℃ B . 该材料属于晶体 C . 沸点是3000℃ D . 升华时吸收热量
  • 1. (2024·黄冈模拟) 如图是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寒冬撒盐熔雪,是为了提高雪的凝固点 B . 冬天,地窖里放桶水,利用了水蒸发吸热达到降温的目的 C . 管口冒白气是热的水蒸气汽化所致 D . 游泳后从水里出来感觉冷,是蒸发吸热所致
  • 1. (2024九下·建湖模拟)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出现以下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凝固 B . 盛夏,浓雾弥漫—液化 C . 深秋,水面上的“白气”—汽化 D . 冬天,树枝上的雾凇—升华
  • 1. (2024九下·镇江模拟) 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 . “欲渡黄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B .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 .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 . “一蓑烟雨任平生”,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 1. (2024九下·长沙模拟) 2024年1月,长沙迎来第一场大暴雪,全市银装素裹,但是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下列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 . 湖边结冰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C . 树枝上留有大量积雪,使得树枝明显压弯,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 . 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撒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