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孝感模拟) 我国载人深海潜水器奋斗者号曾潜入深度达10000m的水中,此时奋斗者号面积为0.02m2 观察窗承受水的压强是Pa,压力是N。(g=10N/kg,ρ=1.0×103 kg/m3
  • 1. (2024八下·榕江期中) 小明想估测当地的大气压,他利用吸盘和电子弹簧测力计来估测大气压的值电子弹簧测力计可以直接显示拉力大小 , 测量过程如下:

    1. (1) 将蘸水的吸盘用力压在光滑墙面上,是为了排尽吸盘内的
    2. (2) 如图所示,将吸盘紧贴在墙面后,将测力计挂钩与吸盘挂钩挂在一起,沿水平方向选填“加速”或“缓慢”拉动测力计,直至吸盘刚离开墙面,记录此时测力计的示数。
    3. (3) 多次实验,得到了如表所示的数据,据此可知吸盘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 , 测出吸盘与墙面接触的面积约为 , 则大气压的值约为

      实验次数

          

          

          

      测力计示数

          

          

          

    4. (4) 由于吸盘内的空气无法完全排出,则所测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大气压偏选填“大”或“小”
  • 1. (2024九下·孝感模拟)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能利用大气压强解释的是(  )
    A .    轨道铺在枕木上 B .    锅炉水位计显示水位 C .    用吸管吸饮料 D .    自制喷雾器喷雾
  • 1. (2023九下·东莞模拟) 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捏成船形再放入水中(整个过程橡皮泥质量不变),它会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乙所示。两次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分别是p、p , 排开水的体积分别为V、V , 浮力分别为F、F , 排开水的质量分别为m、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p B . V>V C . F=F D . m<m
  • 1. (2024八下·榕江期中)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回来时帮妈妈提袋子,发现手被较重的塑料袋提手勒得发痛,而把塑料提手展开一些就舒服点,为此小明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受力面积有关,为了验证这个猜想,小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肥皂和海绵进行了下列实验。

    1. (1) 小明将两块相同的长方体肥皂以图甲、乙两种方式分别放在水平放置的海绵上。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初步得出实验结论:压力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 (2) 接下来小明和同学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们的操作方案是:给出一种方案即可
    3. (3) 小明继续进行实验,将图乙中的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取走小块肥皂,若剩余的大块肥皂对海绵的压强为 , 图乙中的肥皂对海绵的压强为 , 则 选填“”“”或“
    4. (4) 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起他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人们通过一片沼泽时,在双脚下各绑了一块薄木板。请你解释一下这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
  • 1. (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  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 实验。同学们的课桌,桌面的面积为0.25m2 , 若大气压为1×105Pa,则桌面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N。
  • 1. (2024九下·铜仁模拟) 某同学将一支自制的简易密度计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静止后的情形如图所示,两液面相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 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B . 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 C . 密度计越靠上的刻度,对应的密度值越大 D . 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
  • 1. (2024八下·榕江期中) 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 , 所装水的质量为 , 罐内水深 , 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 在水平路面前进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总重力的倍。忽略燃油质量,求:
    1. (1) 装满水时,水对罐底的压强;
    2. (2) 所装水受到的重力;
    3. (3) 装满水的洒水车静止在水平路面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
    4. (4) 装满水时,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所受牵引力。
  • 1. (2024八下·榕江期中) 如图甲,蓄水池放水阀门关闭,打开蓄水池上方的水龙头,水长时间沿池壁缓慢匀速流入池中。请在坐标系中画出蓄水池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与进水时间的关系的大致图像不考虑水流动对压强的影响

  • 1. (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  小北同学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 (1) 压强计是通过形管中液面的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 (2) 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不在同一水平面,如图甲。为了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正确的调节方法是____(选填“A”或“B”);
    3. (3) 分析图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4. (4) 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只改变探头的方向,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 (5)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两图进行对比;
    6. (6) 图丙中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管外大气压之差为Pa;
    7. (7) 保持图丁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清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未溢出),形管两侧的水面的高度差(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 (8) 聪明的小北想知道图丁中的盐水密度是多少,于是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内外两个容器紧密粘合在一起,内部小容器的底部为一张弹性很好的薄橡皮膜。小北进行了如下操作:

      a、在内部小容器内装入适量待测盐水,发现橡皮膜向下凸出;

      b、在外部大容器内装入清水,直到橡皮膜变平,测出盐水深度以及清水与盐水的液面高度差。请你写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用含有的式子表示)。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