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清新模拟) 去年5月,我国某科研团队发现,糖能提升自发光植物的发光亮度,其原理是利用植物呼吸作用并释放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
    A . 能量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 1. (2024·双峰模拟)  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下列有关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一实验装置中,种子1和种子3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 B . 取图二中A、B叶片脱色漂洗后滴碘液,仅叶片A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 . 图三所示实验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D . 向图四两试管中滴加碘液,①中液体不变蓝②中液体变蓝
  • 1. (2024·双峰模拟) 下表所列实验操作步骤与实验目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操作步骤

    实验目的

    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叶片放入酒精中直接加热

    脱色

    B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37℃水浴加热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C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时常往包裹小鱼的棉絮上滴水

    保持小鱼正常呼吸

    D

    探究蚂蚁的通讯

    实验前进行饥饿处理

    促使蚂蚁积极觅食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双峰模拟) 生物实验课上,同学们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①经碘液染色才能看清 B . 草履虫碰到②时就会绕开,说明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菠菜叶片中靠近③的叶肉细胞排列松散 D . 小鱼尾鳍血管中④的血液流速比⑤快
  • 1. (2024·清新模拟) 阳光玫瑰葡萄果粒大,有玫瑰花的香气,是葡萄中的“珍品”。某科研机构为探究不同肥料配施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采取了不同的施肥方式,检测代表其品质的部分指标,相关数据统计如下表,请分析作答。

    组别

    施肥方式

    不同施肥处理的影响

    穗重(g)

    芳樟醇含量(%)

    色泽

    A

    不施肥

    468.3

    0.88

    着色不均匀

    B

    有机肥+化肥

    689.5

    1.05

    着色均匀

    C

    有机肥+化肥+微生物肥

    728.5

    0.31

    着色均匀

    (备注:芳樟醇含量越高,阳光玫瑰葡萄的玫瑰香味越浓。)

    1. (1) 由上表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A组的作用是。各组田间管理措施均应当相同,目的是。检测葡萄的各项指标时,为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需要重复测定,并对数据取
    2. (2) 比较表格数据发现,B组和C组阳光玫瑰葡萄的穗重均比A组,原因是有机肥能增加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促进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增强了阳光玫瑰葡萄的作用。
    3. (3) 阳光玫瑰葡萄(接穗)是与贝达葡萄(砧木)嫁接而成,二者的必须紧密结合以确保嫁接成功,果树嫁接成活后结出的果实将保留(填“接穗”或“砧木”)的性状,果实的芳樟醇含量、色泽等性状除了受基因的控制,还受的影响。
  • 1. (2024·楚雄模拟) 下表所示实验中的操作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

    为草履虫提供营养

    B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加热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C

    观察叶片的结构时,用镊子撕取菠菜叶片的下表皮

    可以观察到气孔

    D

    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将燃烧的蜡烛伸入装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中

    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楚雄模拟) 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危机的范围越来越广。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部分。细菌和真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
    2. (2) 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3. (3) 图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有(填图中标号)。为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中学生的你,在护绿、低碳方面能做些什么?(答出一条即可)。
  • 1. (2024·楚雄模拟) 随着科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反季节蔬菜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可实现全智能化控制温度、湿度、透光率和雨雪发生时的内外遮阳的保护,以及对蔬菜等农作物的自动浇灌、自动施肥等的温室大棚成为菜农们的必需农业设施。图一为草莓大棚,图二为不同波长(对应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值及对应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回答:

    1. (1) 进入大棚采摘草莓,会感觉空气非常湿润,主要是作用的结果。
    2. (2) 草莓能吸收,转换光能的细胞结构是。温室大棚顶棚一般采用无色玻璃,据图二分析,不采用绿色玻璃(只有绿光能够透过)的原因是
    3. (3) 温室大棚的可控性强,如利用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温度在白天一般控制在25℃左右,夜晚温度降低到10℃,这样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说明应用的原理:。如温室大棚可放养蜜蜂,对于草莓来说,养蜜蜂的作用是
  • 1. (2023·怀化模拟) 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通俗地说,就是日常活动制造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等方式来中和抵消。因为树能进行( )
    A . 运输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光合作用 D . 吸收作用
  • 1. (2023·怀化模拟) 小明同学对生物非常感兴趣,报名参加了生物兴趣的课后服务班,和班上同学一起进行了水培大蒜的相关实验,下面是他们的探究过程。

    1. (1) 水培蒜苗的成功验证了无土栽培是可以实现的,只要给植物提供它所需的,并将植株固定,注意通气,植物离开土壤也能成活。
    2. (2) 小明想要用自己培育的蒜黄(不含叶绿素)和蒜苗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光照1小时后应将图二中装置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表明实验成功。不用另一个装置的原因是
    3. (3) 今年3月开展实验时,气温偏低。为了提高蒜苗产量,小明建了个大棚,把取暖用的蜂窝煤炉放了进去用于升温;同时还可以增加浓度,进而增强蒜苗的光合作用,从图三的曲线可以看出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填字母)。
    4. (4) 图四中,水分通过[5]散失到大气中。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