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菏泽月考) 下列关于电场和电场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特征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B . 电场是人为设想出来的,其实并不存在 C . 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力越大,这点的电场强度越大 D . 不同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所受电场力不同,说明场强随试探电荷的改变而改变
  • 1. (2024高一下·菏泽月考)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A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另一个电荷量也为q的带电小球B固定于O点的正下方,小球A静止时与小球B在同一水平线上,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两带电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静电力常量为k。则求

    1. (1) 小球B的电性;
    2. (2) 细线的拉力大小;
    3. (3) 带电小球B在A处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 1. (2024高一下·菏泽月考) 如图所示,套在光滑竖直杆上的物体A,通过轻质细绳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B相连接,A、B质量相同。现将A从与B等高处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当细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时,A下落的高度为h,此时物体B的速度为(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二下·涟源月考)  铁的密度、摩尔质量 ,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将铁原子视为球体,试估算(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 (1) 10g铁含有铁原子数;
    2. (2) 铁原子的直径大小。
  • 1. (2024高二下·涟源月考)  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步骤如下:

    A.向浅盘中倒入适量的水,并向水面均匀地撒入爽身粉

    B.将纯油酸加入酒精中,得到的油酸酒精溶液

    C.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薄膜的面积S(坐标纸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

    D.将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50滴溶液的体积

    E.把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膜的轮廓

    F.按照得到的数据,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

    1. (1) 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填步骤前的字母)。
    2. (2) 如图所示为描出的油酸膜轮廓,油酸膜的面积约为

    3. (3) 已知50滴溶液的体积为1mL,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某学生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时,计算结果偏大,可能是由于____
    5. (5) 用油膜法测出分子直径后,要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只需知道油滴的____
  • 1. (2024高二下·涟源月考)  中医拔火罐的物理原理是利用火罐内外的气压差使罐吸附在人体上、如图所示是治疗时常用的一种火罐,使用时,先加热罐中气体,然后迅速将罐口按到皮肤上,降温后火罐内部气压低于外部,从而吸附在皮肤上、某次使用时,先将气体由300 K加热到400 K,然后将罐口按在皮肤上,当罐内气体的温度降至300 K时,由于皮肤凸起,罐内气体体积变为罐容积的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热后罐内气体质量是加热前的 B . 加热后罐内气体质量是加热前的 C . 温度降至300 K时,罐内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 D . 温度降至300 K时,罐内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
  • 1. (2024高二下·涟源月考)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 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颗粒中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 . 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D . 已知某气体的摩尔体积V,再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 , 就可以求出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
  • 1. (2024高二下·涟源月考) 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开始滑动,经距离d时,速度减为 。物体与水平面各处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   )
    A .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 .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C . 物体再前进 便停止 D . 要使物体前进总距离为2d,其初速度应为
  • 1. (2024高二下·三水月考)  平静的湖面上漂浮着如图所示的浮子,现有距离不超过3m的A、B两个浮子。一条大鱼在两浮子连线的延长线上某位置翻起频率稳定的波浪。当水波传播到A浮子时波形图和从该时刻开始的A、B浮子振动图像如下,求:

    1. (1) 该水波的波长、振动周期T及图示时刻Р点的运动方向;
    2. (2) 该水波传播的速度大小;
    3. (3) A、B两浮子间的可能距离。
  • 1. (2024高二下·三水月考)  小明同学利用图甲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长木板上安装光电门I和II,A、B为材料相同、带有等宽遮光条的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 , 让滑块A与静止的滑块B在斜面上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然后通过光电门对滑块进行测速,进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并判断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请完成下列填空:

    1. (1)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将长木板一端垫高,调整长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轻推滑块直到经过两光电门的时间相同.

    2. (2) 某次实验中,滑块通过光电门I时的挡光时间为 , 则滑块过光电门I的速度为(用相应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滑块A、B碰撞后通过光电门II的挡光时间分别为
    3. (3) 若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要验证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即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用表示).
    4. (4) 判断是否为弹性碰撞可由碰后A、B两滑块的速度之比判断.若(用表示),则可认为滑块A与B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