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高三上·天心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曹操形象

    三国到隋唐

    陈寿《三国志·武帝纪》中推崇曹操为“明略最优”“超世之杰”。在这一基调下,唐朝以前对曹操的评价以颂扬为主,尤其是李世民的《唐太宗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对曹操充满敬仰。曹操在民间也具有广泛的影响,曹魏的主要建筑铜雀台和曹操的墓区西陵在屡经政权更迭之后仍能作为标志性的名称。

    宋朝南迁之后,曹操的形象发生根本性变化。南宋统治者同情地位和自己相仿的西蜀,而敌视地位和金国相仿的曹魏。曹操的脸谱彻底改变,变化成为欺世奸雄。

    元明清

    元朝,百姓痛恨统治者的思想情绪被投射到民间文艺作品上,通过间接的形式而宣泄出来。明朝初年,民间说唱故事被罗贯中搜集在一起,编写成为《三国演义》,使得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终定型,而长期被世人切齿痛恨。

    新中国成立初

    毛泽东曾经多次赞扬曹操,特别是1957年至1959年间,更在公开的场合发表肯定曹操的讲话。

    ——摘编自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曹操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 (2022高二上·恩施月考) 学者陈明远先生撰文质疑中国是四大文明发明古国的说法,在华人世界掀起轩然大波。他的依据是“《世界史纲》([英]赫·乔·韦尔斯著,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等译);《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世界文明史》([美]爱德华·伯恩斯等著);……都找不到‘四大文明发明古国’的正式说法”。下列对此认识最合理的是(    )
    A . 陈明远质疑四大文明古国是错误的 B . 陈明远的论据不够充分,观点值得商榷 C . 陈明远否定中华文明,妄自菲薄 D . 陈明远的论据充分,观点完全正确

    (    )

  • 1. (2022高一上·吉林月考) 历史叙述中的史实和解释是历史学科的素养要求之一。下列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2高三上·涪城月考) 唐代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保留了大量历史记录。陈贸恪认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许多错误,很多史料邀留在国外。由此他研究唐诗,并留下了反映唐代历史、制度、风俗习惯等问题的名著《元白诗笺证稿》。陈实恪的研究表明(    )
    A . 唐诗全面反映了唐社会风貌 B . 唐诗是研究唐史的原始史料 C . 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 D . 历史研究必须运用文学作品
  • 1. (2022高一上·长春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成为中国的“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材料二:(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皇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材料三: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 1. (2022高一上·湖南月考) 下图描绘了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该作品(    )

    A . 反映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频繁 B . 能够完整地还原历史真实 C .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 . 具有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 1. (2022高三上·湖北月考) 【建筑与文化】

    材料一:“故宫”一是指故宫建筑群,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居住及处理国家政务的场所;二是指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最著名的博物院和世界顶级的博物馆,收藏有180余万件(套)珍贵文物,是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关于紫禁城的修建,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朱诚如教授有高度的概括,他认为紫禁城肇建于明朝“永乐之治”定格于清朝“康乾盛世”。故宫建筑群城墙以内的总面积达72万平方米,有殿宇、宫室近1万间,现存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故宫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的三次改名,在中轴线上的位置、内部结构布局,楹联和内部陈设等,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伦理和文化观念的充分体现。

    ——摘编自阎崇年《故宫六百年》

    材料二:1912年,溥仪退位。将故宫改建为博物院的计划,很快提上了民国政府的议程。两年后,“古物陈列所”正式成立,紫禁城初次向公众开放,成为一时盛事。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作为明清皇宫的紫禁城正式向普通百姓开放。

    北京故宫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在1985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之后第一批被列入这一名录的珍贵遗产。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充分挖掘包括故宫历史、故宫建筑和故宫文物在内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在加强学术研究、国际交流和举办各类专题展览的同时,策划了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比如“紫禁城里过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和线上直播等,深受好评。故宫文创产品不仅体现出了历史性和知识性,还以其趣味性和实用性走进千家万户。

    ——摘编自彭勇《故宫: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窗口》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故宫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 1. (2022高一上·哈尔滨开学考) 我们知道“神农尝百草”“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主要是依据(    )
    A . 推理 B . 考古 C . 想象 D . 传说
  • 1. (2023高三上·山东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下》第93页 

     材料二:在中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风云新途》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军队突袭苏联,一星期内苏军损失兵力100万人以上,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希特勒微笑的声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仪式,但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德国不但被全线遏制,而且开始遭遇反攻,希特勒不明白,已经失去西部工业基地的苏联,为什么会越战越强。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的飞机产量,仍达到2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场,迎战德军。” 

     材料三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 

    1. (1) 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片的史料价值。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斯大林模式进行简要评价。 
  • 1. (2022高二上·灌云月考) 下表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井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北宋)刘挚《忠肃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 . 《忠肃集》是北宋人撰写,作者的评价权威公正 B . 《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C . 《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其评价全面客观 D . 对事件的评价往往具有主观色彩并打上时代烙印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6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