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吐鲁番期中) 下图是“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阴影区域为黄土集中分布区,该区域东起山,西至乌鞘岭。主要包括宁夏、甘肃及甲和丙(填简称)等省区,北连高原,南抵山脉。
    2. (2) 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有丰富的(能源矿产)。
    3. (3) 据图中信息分析:黄河流经(上游、中游、下游)河段含沙量剧增,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自然原因
    4. (4)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在经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为使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写出一条你认为可行的工程措施
  • 1. (2024八下·吐鲁番期中) 经过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开始披上绿装,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随着高原变绿,人们开始富裕起来,并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发生好转,人地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当地人真正领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如图黄土高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 (1) 此区域大部分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
    2. (2) 当地居民为了节省材料,就地取材建造了冬暖夏凉的独特建筑( )
    3. (3) 在黄土高原上顶部平坦开阔且面积较大,四周沟壑纵横的被称为( )
    4. (4) 对黄土高原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5. (5) 黄土高原地区富有地域特色的文艺形式是( )
    6. (6) 在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及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正确做法有(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开垦陡坡荒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③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      ④无条件地扩大煤炭开采,筹集资金治理环境

  • 1. (2024八下·乌苏期中)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
    A . 地表崎岖,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B .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 . 一望无际,地表平坦 D .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1. (2024八下·莎车期中) 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
    ②全部退耕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③陡坡地退耕要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
    ④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 (2024八下·莎车期中) 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   )
    A .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 . 修坝挡土淤地,大量修建梯田 C . 增加牧畜数量,发展林果业 D .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 1. (2024八下·莎车期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以下传统文化属于黄土高原的是(   )

    ①窑洞    ②信天游    ③白羊肚头巾    ④京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八下·莎车期中) 读黄土高原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山脉:ABC
    2. (2) 河流:D
    3. (3) 高原:EF
    4. (4) F地从温度带看,属于带;该地地表最突出的特征是,它是由于严重的造成的。所采取的措施是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 1. (2024八下·莎车期中)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土质疏松,多孔隙②地表植被茂盛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八下·丰城开学考) 陕西省地理环境多样,堪称“ 自然博物馆 ”。生活在陕南、陕北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 (1) 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形成这种建筑特色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2) 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1. (2024八下·南昌期中) 黄土高原缓坡地建梯田最主要的目的是发展农业生产(     )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3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