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永定期中) 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分解从胃开始。胃腺能分泌含胃蛋白酶的胃液,胃液呈强酸性,有助于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食物成分进入小肠后,在含胰蛋白酶的胰液等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某生物小组发现,把清蛋白加入琼脂(琼脂是一种凝固剂,加热后为液态,冷却后为“果冻”状固态)中,琼脂会变浑浊;当清蛋白被胰蛋白酶分解后,琼脂就会变得透明。为了研究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是否受酸碱性的影响,该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加热溶化的琼脂与清蛋白均匀混合,倒入培养皿中。待冷却凝固后,在浑浊的清蛋白琼脂培养基上钻出A、B、C三个大小相同的凹孔。

    步骤二:在每个凹孔中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和不同类型的酸碱缓冲剂(缓冲剂用于设置相应的酸碱性环境),如图所示。设置5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为1~5号。

    步骤三:把培养皿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24小时后,测量每个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结果如下表。

    组别

    加入的缓冲剂类型

    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mm)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A

    酸性缓冲剂

    2

    1

    3

    2

    2

    B

    中性缓冲剂

    8

    11

    6

    9

    7

    C

    碱性缓冲剂

    22

    20

    23

    24

    21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步骤三中,培养皿应放在℃的恒温箱中,原因是模拟人体正常温度,保持最强的活性。
    2. (2) 实验中收集了5个培养皿的测量结果,如上表,三组凹孔周围透明区的平均直径的数据要如何处理?,目的是
    3. (3) 根据上表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4) 为了进一步探究碱性缓冲剂是否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在此实验基础上,还可以怎样设计?

      出现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能为“碱性缓冲剂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的观点提供证据支持?

  • 1. (2024·楚雄模拟) 下表所示实验中的操作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

    为草履虫提供营养

    B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加热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C

    观察叶片的结构时,用镊子撕取菠菜叶片的下表皮

    可以观察到气孔

    D

    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将燃烧的蜡烛伸入装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中

    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楚雄模拟) 海螳螂是喜欢栖息在海边岩石缝或石块下的一种节肢动物。为探究“某因素对海螳螂生活的影响”,将全班同学分为7组,每组选取10只海螳螂,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铁盘内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潮湿的沙,一侧放干燥的沙,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步骤二:分别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海螳螂。静置2分钟后,每分钟统计1次两侧的海螳螂数目,统计10次。记录统计结果。将7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问题:

    1. (1) 该实验的变量为。本实验除了变量不同,其它条件均保持相同,是为了
    2. (2) 由图可知,分钟后,海螳螂的分布趋于稳定,且分布在(填“潮湿”或“干燥”)处的海螳螂数量较多。
    3. (3)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1. (2024·楚雄模拟) 一台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某同学使用该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要想使视野中细胞数最多,应该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 . ①和② B . ②和③ C . ③和④ D . ①和④
  • 1. (2023·怀化模拟) 在实验操作考试中,某同学发现显微镜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这个污点不可能存在于( )
    A . 物镜 B . 目镜 C . 玻片标本 D . 反光镜
  • 1. (2023·怀化模拟)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老师带领下,从板木溪水库采集了草履虫,开展了相关探究活动。

    1. (1) 草履虫细胞比较大,几乎肉眼可见,为较好地观察其完整的运动轨迹,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图一的(填序号)。
    2. (2) 小轩做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在甲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小粒食盐,在乙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少许肉汁,通过多次实验观察到甲中的草质虫很少游到食盐一侧,乙中的大多游到肉汁一侧,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3. (3) 为了研究草履虫是否可以净化水质,同学们收集了生活污水,摇匀后分别放入两个烧杯,处理步骤如下表所示:

      烧杯A

      烧杯B

      Ⅰ加入生活污水

      300mL

      300mL

      Ⅱ加入液体

      15mL草履虫纯培养液

      15mL清水

      Ⅲ静置一段时间

      将两烧杯敞口放置在窗台同一位置

      Ⅳ观察烧杯中悬浮物的变化

      明显减少

      无明显变化

      注: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是监测水质的指标之一。

      ①在烧杯B中加入的是15mL清水,起到作用。

      ②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1. (2023·怀化模拟) 小明同学对生物非常感兴趣,报名参加了生物兴趣的课后服务班,和班上同学一起进行了水培大蒜的相关实验,下面是他们的探究过程。

    1. (1) 水培蒜苗的成功验证了无土栽培是可以实现的,只要给植物提供它所需的,并将植株固定,注意通气,植物离开土壤也能成活。
    2. (2) 小明想要用自己培育的蒜黄(不含叶绿素)和蒜苗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光照1小时后应将图二中装置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表明实验成功。不用另一个装置的原因是
    3. (3) 今年3月开展实验时,气温偏低。为了提高蒜苗产量,小明建了个大棚,把取暖用的蜂窝煤炉放了进去用于升温;同时还可以增加浓度,进而增强蒜苗的光合作用,从图三的曲线可以看出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填字母)。
    4. (4) 图四中,水分通过[5]散失到大气中。
  • 1. (2023·怀化模拟) 下图是几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填序号)。图⑥是一种微小生物,需要用才能观察到。
    2. (2) 图中可以进行孢子生殖的是(填序号)。
    3. (3) 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和禽畜粪尿中有很多有机物。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图(填序号)能利用这些有机物分解一些有机物合成甲烷,作为燃料用于做饭、照明、取暖等。
    4. (4) 梅雨季节,放久了的橘子上出现了很多青色的斑点,这些斑点主要是(填序号)生长导致的。
  • 1. (2023·怀化模拟)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生物老师在某班布置了发豆芽的课外实践项目。其中四位同学做法如下:

    同学

    绿豆种子数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小张

    50

    潮湿

    冰箱

    0粒萌发

    小李

    50

    干燥

    橱柜

    0粒萌发

    小王

    50

    完全泡在水瓶中

    橱柜

    0粒萌发

    小叶

    50

    潮湿

    橱柜

    48粒萌发

    1. (1) 以上四位同学做的实验形成了组对照,其中小王和小叶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2. (2) 小叶的绿豆种子萌发了48粒,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的,还有2粒没萌发的可能原因是
    3. (3) 绿豆种子萌发4~5天就可长成我们食用的豆芽,其食用的主要部分是由发育而来的。
  • 1. (2023·怀化模拟) 下列实验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用品

    使用目的

    A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清水

    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B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显微镜

    分辨血管种类,观察血液在不同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C

    观察草履虫

    棉花纤维

    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影响观察

    D

    观察种子的结构

    稀碘液

    鉴定玉米种子中营养物质的储存部位

    A . A B . B C . C D . D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