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福建模拟) 20世纪初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主席西奥多·维尔反感无序竞争,认为公司最好垄断,而且垄断公司有义务为国家服务。他认为公司不应把股东利益放第一位,而应把为人民服务放第一位。公司把电话线路铺设到不能带来盈利的边远地区,而且把电话业务的定价权交给了政府。这说明该企业(    )

    A . 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B . 渗透到各个生产环节 C . 已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D . 兼顾经济与社会效益
  • 1. (2022·吉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820—1998)



    荷兰(%)

    英国(%

    美国(%)

    1820

    农业

    43

    37

    70

    工业

    26

    33

    15

    服务业

    31

    30

    15

    1890

    农业

    36

    16

    38

    工业

    32

    43

    24

    服务业

    32

    41

    38

    1998

    农业

    3

    2

    3

    工业

    22

    26

    23

    服务业

    78

    72

    74

    ——蒋昭使《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比较表中的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1. (2022·湖南模拟) 1863年,赫斯特染料厂总共只有5个工人,到1912年达到7700人,其中包括380名熟练的化学家和工程师:巴登笨胺和苏打厂,在1875年拥有工人885人,到1914年达到11000人。这些化学工厂后来成为整个工业帝国——“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德国(  )

    A .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 . 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 C . 科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D . 化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
  • 1. (2022高一下·丘北月考)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 . 工业革命的需要 C . 中西交流的加强 D . 世界市场的形成
  • 1. (2022高一下·安塞期末)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 . 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 . 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 . 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 . 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 1. (2022高二下·鹤岗月考) 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

    A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 . 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 C . 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 . 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
  • 1. (2022高二下·鹤岗月考) 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

    A . 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 . 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 . 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 . 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 1. (2022·宝山二模)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 . 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 . 工厂纪律严格 C . 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 . 贫富差距缩小
  • 1. (2021高三上·咸阳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我们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材料二:一战使德国耗费了1500亿马克的财富,近200万德国人葬身战场,连同被俘虏受伤的共达750万人,约占德国人口的六分之一,损失惨重。1918年德国民用工业生产下降57%,农业收成减少50%,经济濒临崩溃。《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了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通史资料选辑》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演说发表的背景和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对德国产生的影响。
  • 1. (2021高二上·大连开学考) 下表反映了各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变化,这说明(  )

    地区

    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百分比)

    1750年

    1900年

    欧洲

    23.2

    62

    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国家

    61.1

    10.3

    A . 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贫富差距 B . 工业文明尚未冲击亚洲国家 C . 欧洲成为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心 D . 亚洲国家被排弃在世界市场之外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