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 , 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 (1) 对加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序文及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找出能够贯穿全篇的“词眼”,并说说表现在哪些景物上,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选篇理由:此词是作者客居合肥时作。金人入侵,由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符离之战后,百姓四散流离,一眼望去,满目荒凉。本词和《扬州慢》写作背景相同,两词各具特色,比较阅读,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②江左:泛指江南。③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请结合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
  • 1. 下面的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似、相互映照的画面,请根据对第一个画面内容的描述续写第二个画面。要求:想像合理,不超过40字。

    题都城南庄

    崔  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一个画面:去年今日,诗人和伫立在桃树下光彩照人的少女不期而遇,少女凝睇含笑,诗人目注神驰。

    第二个画面:

  • 1. 依照上下句的内容及句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

    思念使诗圣叹“月是故乡明”,;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东望故园,;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

  • 1.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 (1) 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2. (2) 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3. (3)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 1. 阅读《扬州慢》一词,完成小题。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 (1) 请赏析“清角吹寒”中“寒”字的妙处。

    2. (2) 小序中的“《黍离》之悲”怎样理解?

    3. (3) 这首词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结尾,有何作用?

    4. (4) 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请简要赏析。

  • 1.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

    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而不可描绘的;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可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B . 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C . 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D . 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 1. 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B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 1. 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昨夜东风(春风)  雕栏玉(台阶) B . 此曲(创制)  伯仲之间(兄弟) C . 荠麦弥望(远望)  难深情(陈述,陈说) D . 淮左名(都市)  予怀怆然(悲伤的样子)
  • 1. 请选出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 )

    A .    乱   误     B . 熙   谆    厚   鹌 C . 然   伤   茫   踉 D .    豆  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