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所绘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②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4. (4) 下列文体常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 (1) 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1. (2023高一下·双鸭山期末)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是诗人从梦中惊醒后看到眼前只有枕席而产生的关于人世间的联想。 
    2. (2) 杜牧《阿房宫赋》中的“”两句,与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如出一辙。 
    3. (3) 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如果一味赂秦求保,就会陷入“”的恶性循环之中,国家难免灭亡。 
  • 1. (2023高二下·盐城期末)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白在《将进酒》中用“”表达了怀才不遇的郁愤,传达出舍我其谁的自信。
    2. (2)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两句,借李存勖宠用伶人导致身死国灭的史实,阐释了与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近的道理。
    3. (3) 鸥鸟在古代诗歌中,往往寄寓了诗人对闲适自在生活的追求,如“。”
  • 1. (2023·浙江模拟) 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A . 选段内容分为两层:先描绘了诗人游览天姥山所见的壮景,接着叙述了诗人在天姥山之巅遇见仙人的神奇经历。 B .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訇然”形容声音很大,写出了神仙洞府的石门打开时惊天动地的气势,为下文写仙界之景作了铺垫。 C . 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诗人笔下”云之君”形象辉煌明丽,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D . 诗歌句式灵活,语言绚丽,内容丰富奇谲,隐喻了作者追求光明、摆脱困境的愿望。
  • 1. (2023高一下·六安月考) 下列有关课本第三单元诗歌作品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但这种乐曲的唱法已经失传。作者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 B .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全诗意境雄伟,富有现实主义色彩,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堪称绝世名作。 C . 《琵琶行》题目中的“行”字标志着其属于“歌行体”。作者白居易,他的《长恨歌》《琵琶行》都是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 D . 《登高》属于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通常每首八句,共四联。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 (1) 诗人梦游天姥,写看到山上的奇异景色后,又写洞天中的仙人聚会,有什么作用?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2) 以下对这首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翻译句子。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1. (1) 《劝学》中荀子以“木”和“金”为喻来论证君子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2. (2) 曹操《短歌行》中,以明月的可望不可即来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的句子是“”。
    3. (3)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在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即破灭后,诗人感到只有“”,才能在山水中抚慰失意的心灵。
  • 1. (2022高一上·北京期中) 下列诗歌作品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但这种乐曲的唱法已经失传。作者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 B .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吟”是吟唱的意思,“别”是古诗的一种体式,类似的还有杜甫的“三别”。 C . 《琵琶行》题目中的“行”字标志着其属于“歌行体”。作者白居易,他的《长恨歌》《琵琶行》都是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 D . 《登高》属于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通常每首八句,共四联。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
  • 1. 阅读长篇古体诗时要学着划分层次,把握诗情推进的脉络。前人这样评说《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吴越’以下,梦之源也;次诸节,梦之波澜。其间显而晦,晦而显,至‘失向来之烟霞’,梦极而与人接矣。”也就是说,“我欲因之梦吴越”是这场梦的发端,然后梦中之境时而“显”(明亮)时而“晦”(昏暗),让这个梦境波澜起伏。请你借助“显”和“晦”两个概念,梳理李白对梦境的描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