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荠麦弥望    弥:满 B . 因自度此曲   度:构思 C . 杜郎俊赏    俊赏:出色的鉴赏能力 D . 难赋深情    赋:写作
  • 1. 林庚在研究“木叶”时,引述和分析大量诗歌资料来探讨现象背后的道理。这提示了我们研究人文社科知识的方法。请利用下面提供的资料,探究一下古代诗歌中“空”字的意蕴,写一篇150字以上的短文。

    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欧阳炯《江城子》:“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姜夔《扬州慢》:“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王勃的《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市列珠玑 , 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珠宝 B . 深情                          赋:写作 C .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三个秋天 D . 杜郎俊赏                         俊赏:出色的鉴赏能力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东南形胜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B . 三秋桂子      三秋:三年 C . 杜郞俊赏      俊赏:快意游赏 D . 清角吹寒      吹寒:在寒风中吹响
  •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扬州慢(淮左名都)》中“”两句化用了杜牧《题扬州禅智寺》中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2. (2) 《扬州慢(淮左名都)》中“过春风十里”一句化用了杜牧《赠别》(其一)中的诗句“”。
    3. (3) 《扬州慢(淮左名都)》中“青楼梦好”一句化用了杜牧《遣怀》中的诗句“”。
    4. (4) 《扬州慢(淮左名都)》中“”化用了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5. (5) 《扬州慢(淮左名都)》中描写芍药花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诗句是:“?”
  • 1. 下面对词句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这是柳永《望海潮》中的词句,它落笔开阔,写景壮美,声调激越,与“杨柳岸,晓风残月”风格迥异,显现出豪放之风。 B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是柳永《雨霖铃》中的词句,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是深秋时节;“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 C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作者在这里使用了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的手法来描绘赤壁风景的壮美,其中“乱石穿空”是以动写静,“卷起千堆雪”是以静写动。 D .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醉花阴》中的词句。其中“人比黄花瘦”是词人的独创,词人为情所伤,日渐憔悴,故以黄花来喻人。此处的“黄花”与《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中的黄花含义及作用相同。
  • 1. (2023高一上·雅安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近年来,各大中城市抢人大战持续升级。为了更多留住人才,一线大城市都表现出曹操《短歌行》中“”的渴望,认为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
    2. (2) 在古典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飞鸟的意象,作者借它们传情达意,读来意趣横生。诸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句中,它是只有在梦境才能看到的神奇之鸟;《登高》“ ”一句中,它低回盘旋,仿佛作者漂泊无助的身影。
    3. (3) 对比衬托是古诗词创作的常用手法,例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以美女衬英雄;再写“”,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1. (1) 曹操《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2. (2)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高洁傲岸、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特点的诗句是:“?”
    3. (3) 杜甫的《登高》中,诗人用“”,直接抒发自己的多重愁苦,被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 1. (2023高二上·官渡月考) 请在横线上默写古诗文原句。
    1. (1)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当其无,有室之用。,无之以为用。(《老子》)
    2. (2) 《老子》中以高台为喻,来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壮大起来的名言是:“。”
    3. (3) 《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4. (4) 班级展开了“学习之道”的主题讨论。你发现《论语》中有很多章句可以引用,如用“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去谈好学的表现,或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谈谈《诗经》的学习价值。
    5. (5) 《将进酒》中,作者由悲而乐,表面上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激愤之情,暂时沉醉酒乡的诗句是:“”。
    6. (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两句写孤月徘徊像是等待着谁,江水奔流如时光无情,引出下半篇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
    7. (7) 高适的《燕歌行》中揭露“汉军”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原因的句子:“。”
    8. (8) 在《屈原列传》中,“”一句用蝉来比喻,表明屈原远离世俗污浊的高洁品质。
  • 1. (2023高一上·天津市月考) 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 . 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 . 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 .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