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澧县期中) 在课堂上,同学们模拟召开世界气象组织缔约方大会。南极地区的代表称2023年南极地区海冰急剧减少,7月中旬南极海冰面积较多年均值减少260万km2 , 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下图示意南极地区位置及气候资料图和1979- 2023 年南极地区海冰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南极洲主要位于(    )
    2. (2) 7月南极地区(    )
    3. (3) 南极地区2023年海冰面积明显减小的原因是(    )
  • 1. (2024七下·耒阳期中)  读两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3月7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在南极秦岭站载上考察队员,启程返回中国。

    材料二:北极地区及南极地区分布图。

      

    1. (1) 大洋A是洋,岛屿B是岛。
    2. (2) 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唯一的科考站是站,该科考站在图中的代号是①②③④中的。(填序号)
    3. (3) 我国南极五个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站,秦岭站位于长城站的方向。
    4. (4) 我国科考人员乘坐“雪龙2”号破冰船去秦岭站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5. (5) 同为极地地区,但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候更为寒冷,请你分析主要原因。
  • 1. (2024七下·耒阳期中)  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
    A . 亚洲 B . 非洲 C . 欧洲 D . 南极洲
  • 1. (2024七下·耒阳期中)  下列美称不属于非洲的是(   )
    A . 冰雪高原 B . 富饶大陆 C . 热带大陆 D . 干旱大陆
  • 1. (2024·玉林模拟) 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秦岭站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五座考察站。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搜集了相关资料,对秦岭站的建设及其意义进行了探究。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完成探究学习的内容。

    1. (1) 探究一自然环境

      秦岭站(163°42'E,76°56'S)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罗斯海西海岸是南极洲气候环境最为恶劣的区域之一。

      秦岭站地处(东/西)半球,面向太平洋。

    2. (2) 罗斯海西海岸南极洲气候环境恶劣,其气候特征是:
    3. (3) 探究二科考建筑

      秦岭站主楼设计为南十字星造型,设计理念源自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用来导航的南十字星,坚实的立柱将考察站的主体建筑架空,看上去就好像站在地面上的“脚”。

      秦岭站主楼建筑采用架空离地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4. (4) 探究三科考意义

      罗斯海西海岸,是南极海冰生成地,且罗斯海生物资源丰富,是全球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地。

      结合图文信息,简要分析建设秦岭站的意义。(答出两点)

  • 1. (2024七下·金溪期中)  2022年4月26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顺利完成科学考察任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B洋,C洋,D洋;
    2. (2) 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方向
    3. (3) 南极科考站中,与其他几个科考站不同的是,不同之处体现在
  • 1. (2024七下·金溪期中)  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的夏季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B . 南极洲是所有经线穿过的大洲 C . 南极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雨、烈风 D . 南极洲被四大洋包围
  • 1. (2024·吉州模拟)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标志中国跻身全球极地研究“第一梯队”。秦岭站是一个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先进的南极常年考察站。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图1)和南极秦岭站图(图2),完成下列小题。

    1. (1) 40年前,我国建成的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位于秦岭站的(   )
    2. (2) “绿色考察"理念贯穿秦岭站设计、建设全过程,秦岭站利用的能源最有可能是(   )
    3. (3) 队员们应该将考察过程中产生的垃圾(   )
  • 1. (2024·永修模拟)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秦岭站位于南纬74度56分,东经163度42分,所处的罗斯海西海岸是南极洲气候环境最为恶劣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2024年2月28日,我国首台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昆仑站成功运行。昆仑站海拔4087米,不仅大气稀薄洁净、没有光污染,而且每年有长达6个月的极夜,是地球上最佳的天文观测台址之一。

    材料三:如图是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

    1. (1) 据秦岭站的经纬度可知,秦岭站位于(地球上的五带)。冬至日前后,秦岭站有(极昼/极夜)现象,有利于考察站的建设。
    2. (2) 秦岭站所在地区气候恶劣,如、干燥、烈风等,给极地科考增加了困难。
    3. (3) 试分析昆仑站适宜科学家进行天文观测的有利条件。(答两点即可)
    4. (4) 近些年来,极地地区屡屡打破高温纪录,试分析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答一点即可)
  • 1. (2024七下·丰城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考队乘坐“雪龙2”号在2021年7月至9月圆满完成中国第12次北极科考。2022年10月,中国科考队携带1000多吨物资乘“雪龙”号、“雪龙2”号赴南极进行第39次科考,于次年4月凯旋。

    1. (1) 【时间有奥妙】

      为什么南北极科考时间不同,并说明选择在此时段科考的原因。

    2. (2) 【万里送补给】

      从生活和科考的角度,你认为“雪龙”号会携带哪些补给品?(各说出一种)

    3. (3) 【极地添绿色】

      新鲜蔬菜曾是科考队员心中的“奢侈品”,如今利用温室大棚等技术,中国在南极成功种植出蔬菜。

      在南极极昼期,温室蔬菜大棚可以利用哪些新能源?(说出两种)

    4. (4) 【助力碳中和】我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为减缓极地冰川融化贡献中国力量。

      为助力“碳中和”,请列举一种低碳生活方式。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