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湖南) 亚马尔半岛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气温越低,北冰洋沿岸冻土越坚硬,越有利于油气工程车行驶。下图示意亚马尔半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油气资源作为非可再生资源,其特点是( )
    2. (2) 下列月份中,最有利于亚马尔半岛油气工程车行驶的是( )
    3. (3) 工作人员在亚马尔半岛及附近海域可看到( )
  • 1. (2024·凉山州)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古老山脉,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由于秦岭南北的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材料二: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以秦岭命名

    材料三:如图1为秦岭—淮河一线示意图,图2为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示意图。

    1. (1) 【秦岭的意义】

      地形: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北部的地形区①为

    2. (2) 气候: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等温线和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是亚热带与带的分界线,也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3. (3) 河流:秦岭是长江流域和流域的分水岭。
    4. (4) 农业生产: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方的分界线,该线以南地区耕地以为主,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5. (5) 【秦岭站的意义】

      南极考察的意义: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大量的固体资源,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

    6. (6) 秦岭站填补了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科考布局的空白,秦岭站是中国面向②洋扇区的第一座南极考察站。
    7. (7) 秦岭站选择在2024年2月7日开站,主要是因为
    8. (8) 【生态环境】

      前往南极旅游的游客登陆南极大陆前,所有携带和穿着的物品必须进行真空除菌、消毒并清洁鞋底;登陆后必须与企鹅保持距离;严禁踏足有苔藓覆盖的土地等。以上对游客在南极登陆采取的措施,其意义在于保护。除此以外,你认为游客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 1. (2024·连云港) 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也是第三座常年考察站——秦岭站建成。结合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考察站是科考队员在极端自然环境中持续工作最基本的支撑平台和后勤保障设施。拓展新的区域、建设新的考察站,是加深南极考察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必然选择。图为中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

    1. (1) 秦岭站位于罗斯海的恩克斯堡岛上,是我国首个面向(大洋)扇区的考察站。与地处南极内陆地区的昆仑站相比,该站的区位条件更有利于开展(环境)观测与研究。
    2. (2) 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50℃,年平均降水量55mm,年平均风速17~18m/s,最大风速可达100m/s。秦岭站的主体设计为南十字星造型,设计理念源自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导航。下图为秦岭站主体建筑照片(a图为整体照片,b图为局部照片)。

      简要说明秦岭站主体建筑的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

    3. (3) 秦岭站建设采用装配式建设方式,所有建筑设施均在国内完成加工定制,现场只需按要求安装建筑模块等。现场建造之前,工作人员在国内进行全数字化模拟建造及预组装。

      秦岭站现场施工时间短,这与南极地区等有关。同时,为了减少对南极地

      区的干扰与破坏,秦岭站现场施工面积小,这体现了的建站理念。

  • 1. (2024·河北)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秦岭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之后的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也是我国的第三座常年考察站。

                             图1                                                                     图2

    秦岭站位于南极罗斯海海城的恩克斯堡岛,罗斯海是距离南极点最近的海,是南极地区岩石图、冰冻圈、生物图、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的区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1. (1) 秦岭站将填补我国在洋(图中甲区域)扇区长期观测的空白。
    2. (2) 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古老山脉,由于秦岭南北的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一准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以中华民族古老山脉秦岭命名。

      请从气候的角度,任意写出两条“秦岭—准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 (3) 2023年12月16日,秦岭站完成了主楼首根最高钢柱的吊装,标志着斯站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2024年1月13日,秦岭站完成主楼最后一根钢梁吊装,标志着斯站主楼主体结构实现封顶。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开站。

      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大部分是在1、2月份建立,请你阐明原因。

    4. (4) 秦岭站主楼建筑采用架空离地的设计,如图2,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5. (5) 秦岭站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能源管理系统,优先采用清洁能源,斯能源占比超过60%。

      结合南极地区独特的气候,你认为科考站适宜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是什么?并阐明理由。

  • 1. (2024·滨州) 2024年4月,我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返航,圆满完成了“探秘五站、考察五海、新建一站”的任务目标。读“南极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南极地区简图

    1. (1) 因南极大陆暖季较短,新建秦岭站须在三个月内完成主体建筑的装配,建议抵达的月份是( )
    2. (2) 新建秦岭站科考研究方向可能有( )
    3. (3) 南极考察队归来时需随“雪龙”号一起带回的有( )

      ①煤炭资源 ②科研资料 ③金属矿藏 ④生活垃圾

  • 1. (2024·广安) 极地考察能力是一个国家科研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罗斯海新站开站,目前我国已在南极地区建成了五个科学考察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罗斯海新站开站当天,太阳直射点向(南/北)移动。
    2. (2) 中山站的纬度为
    3. (3) 罗斯海新站位于中山站的方向。
    4. (4) 关于极地考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8月份

      ②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应该大力开发

      ③南极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常常出现大风降雨天气

      ④罗斯海新站科考队员观察到从远处驶来的祖国船队,总是先见船帆后见船身

  • 1. (2024·南充) 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已圆满落成。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我国秦岭站的描述,正确的是( )
    2. (2) 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南极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是( )
  • 1. (2024·内江)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图1为北极和南极地区简图,图2为人体体温、水的冰点和两极地区气温对比图,图3为极地地区两种动物。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 (1) 从高、中、低纬度看,秦岭站位于纬度。
    2. (2) A、B两种极地地区动物,生活在北极地区
    3. (3) 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气温更,原因是
    4. (4) 到南极地区旅游,需要准备哪些必备物品?
  • 1. (2024·重庆)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海拔高度和陆地面积差异较大,导致两地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北冰洋沿岸1878年就开通了北极航道。为了进一步研究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2004年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图为黄河站和北极航道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黄河站与南极洲纬度数值相同的陆地地区相比(    )
    2. (2) 图中西北航道经过的主要大洲是(    )
  • 1. (2024·苏州)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这是中国第三个南极常年考察站。南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近年来极地呈现快速增温趋势。图为北极和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秦岭考察站的主体建筑采用底部架空设计,其主要目的是( )
    2. (2) 极地呈现快速增温趋势,其可能的影响是( )
    3. (3) 为缓解极地地区升温现象,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②增加耕地面积,科技兴农

      ③推广清洁能源,节能减排 ④加强国际合作,互利共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