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深圳模拟) 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用细线把钢制的圆柱挂在架子上,架子下部固定一个小电动机,电动机轴上装一支软笔。电动机转动时,软笔尖每转一周就在钢柱表面画上一条痕迹(时间间隔为T)。如图(b),在钢柱上从痕迹O开始选取5条连续的痕迹ABCDE , 测得它们到痕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hDhE。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 (1) 若电动机的转速为3000r/min,则T = s。
    2. (2) 实验操作时,应该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3. (3) 画出痕迹D时,钢柱下落的速度 。(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4. (4) 设各条痕迹到O的距离为h , 对应钢柱的下落速度为v , 画出图像,发现图线接近一条倾斜的直线,若该直线的斜率近似等于,则可认为钢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模拟)  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量角器中心O点安装力传感器并与细线的一个端点固定;细线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当小球静止不动时,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细线重合。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球自由静止时力传感器的示数 F0

    ②把小球拉离平衡位置一个角度θ , 由静止释放小球。记录下θ及运动过程中力传感器的最大示数F

    ③改变θ , 重复②,获得多组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现有半径相等的钢球和木球,为减小实验误差,小球应选____(填字母序号);
    2. (2) 若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下列哪一个关系满足一次函数变化____(填字母序号)
    3. (3) 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理论上细线长度对实验结果影响(选填“有”或“无”)。
  • 1. (2024高三下·衡阳)  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小南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细线一端固定于铁架台上O点,另一端连接一直径为d的小钢球,用刻度尺测得悬挂点O点到球心的距离为l , 在O点正下方固定一光电门,将光电门高度调节到合适高度。实验时,将小钢球拉至O点等高位置,并使细线处于伸直状态,由静止释放小钢球,测得小钢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 (1) 实验中,用螺旋测微计测量小钢球直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小钢球的直径

    2. (2) 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表示)。
    3. (3) 若实验中测得动能的增加量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则可能的原因有:____。
  • 1. (2024·南宁模拟)  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乙为实验所得的一条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 , 测出A点距起点O的距离为s0=19.00cm,点AC间的距离为s1=8.36cm,点CE间的距离为s2=9.88cm,测得重物的质量为m=1kg,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m/s2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2. (2) 选取OC两点为初、末位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是J,打下C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是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3) 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 1. (2024高三下·长沙)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根细线系住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小球静止于A点。光电门固定在A的正下方,在小球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度为d的轻质遮光条。将小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挡光时间t可由计时器测出,取作为小球经过A点时的瞬时速度。记录小球每次下落的高度h和计时器示数t , 计算并比较小球在释放点和A点之间的势能变化大小与动能变化大小 , 就能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已知小球质量为m)。

    1. (1) 用计算小球重力势能变化的大小,式中小球下落高度h应测量释放时的小球球心到____之间的竖直距离。
    2. (2) 用计算小球动能变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上图所示,其读数为cm。某次测量中,计时器的示数为0.01s,则小球的速度m/s。
    3. (3) 下表为该同学的实验结果:

      4.892

      9.786

      14.69

      19.59

      29.38

      5.04

      10.1

      15.1

      20.0

      29.8

      他发现表中的之间存在差异,造成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

    4. (4) 为了减小上述(3)步骤中的差异,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改进:分别测出来光电门中心和球心到悬点的长度Ls , 请写出小球动能变化的大小表达式(用mLsdt表示)
    5. (5) 为了进一步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操作可取的是____
  • 1. (2024·绵阳模拟)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根细线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系的钢球静止点,在点正下方固定光电门;在钢球底部沿细线方向固定一宽为的遮光条较小。首先,测量点到钢球球心的距离 , 然后,将钢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测得每次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和光电门记录的对应时间。空气阻力的影响可忽略,重力加速度为。回答下列问题:
    1. (1) 钢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 用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 (2) 若等式成立,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用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 (3) 由于实验存在系统误差,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重力势能变化量和动能变化量 , 其真实大小关系是 选填“”或“

  • 1. (2024高一下·高州期中)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 , 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 , 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甲、乙、丙三位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 , 可见其中肯定有一个学生在操作上有错误。(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 (1) 操作错误的同学是(填:“甲”、“乙”或“丙”)
    2. (2) 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那么

      ①纸带的端与重物相连。(填“左”或“右”)

      ②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物的速度

      ③在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J,此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是

      ④实验的结论是

  • 1. (2024高一下·黔西月考) 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 (1) 实验步骤:
      ①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 , 将导轨调至水平;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 , 结果如图所示,由此读出

      ③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
      ④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⑤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
      ⑥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 , 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2. (2) .用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母写出下列所示物理量的表达式:
      ①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瞬时速度分别为
      ②当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的总动能分别为

      ③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重力加速度为)。

    3. (3) 如果,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期中)  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第一个点(速度为0),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其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 那么:

    1. (1) 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到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 (2) 从O点到(1)问中所取的点,对应的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J,动能增加量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3) 第(2)问中重力势能减小量与动能增量不同的原因为。(写出一条即可)
  • 1. (2024高一下·衡阳月考)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的装置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原长为 , 钩码的质量为。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 , 其中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弹簧的形变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 (1) 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中器材以外,还必需的器材是____。
    2. (2) 在弹性限度内将钩码缓慢下拉至某一位置,此时弹簧的长度为。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从静止释放钩码,弹簧收缩,得到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钩码加速上升阶段的部分纸带如图乙所示,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认为释放钩码的同时打出点)。从打下点到打下点时间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量为
    3. (3) 实验小组中的小王同学利用计算F点对应的速度,但小组内另一位同学却认为钩码的运动并非匀加速运动,故此计算方法存在误差,计算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4. (4) 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弹簧弹性势能减少量、钩码的机械能增加量分别与钩码上升高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随着增加,两条曲线在纵向的间隔逐渐变大,可能原因是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