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蚌埠模拟)  我国已拥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某次潜水器由静止开始竖直下潜,下潜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它下潜的速度大小成正比,下列关于潜水器的速度—时间图像()、重力势能—时间图像()、机械能—位移图像()和动能—位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三下·安徽模拟)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4.9m的光滑圆弧轨道AB的圆心为O,圆心角 , 最低点B与长L=4m的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传送带以v=4m/s的速率顺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的右端与光滑水平地面平滑连接,水平地面上等间距静置着2024个质量为的小球。一质量的物块M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块M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重力加速度 , 物块M与小球、小球与小球之间均发生弹性正碰,求:

    1. (1) 物块M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 (2) 物块M与小球①第一次碰后瞬间两者的速度大小;
    3. (3) 从物块M开始运动,到最终所有物体都达到稳定状态时物块与皮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 1. (2024高三下·安徽模拟)  静电场的电场强度方向与x轴平行,x轴上各点电势随坐标x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现从处由静止释放一电子(重力不计),电子在间运动时的速度、电势能、动能及电场力的功率P随坐标x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三下·阜阳模拟) 如图所示,轻质动滑轮下方悬挂重物A、轻质定滑轮下方悬挂重物B,悬挂滑轮的轻质细绳竖直。开始时,在外力作用下重物A、B处于静止状态,释放后A,B开始运动。已知mA=3m、mB=m,假设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动滑轮及绳子质量不计,绳子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重物B上升的速率是重物A下降速率的两倍 B . 当重物A下降h时,重物B的机械能增加2mgh C . 重物B上升的加速度为 D . 当B上升h时,A的机械能减小
  • 1. (2024高一下·江北月考)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顺时针转动,质量为m=10kg的箱子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经过6s后,箱子滑离传送带,箱子的v-t图像如图所示,对于箱子从静止释放到相对传送带静止这一过程,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箱子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B . 箱子对传送带做功为-45J C . 传送带对箱子做功为180J D . 箱子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45J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月考)  为了测量滑块和某种材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设计了如下情景∶如图所示,四分之一光滑圆弧半径为 , 最低点A与用待测材料制成的水平轨道相连,距离A处的B点有一个固定挡板。现将质量为的滑块由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顶端静止释放,滑块仅通过A点一次与挡板碰撞后停在距B位置处,滑块和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求∶

    1. (1) 滑块到达圆轨道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 (2) 滑块与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 1. (2024高三下·仁义月考)  如图所示,A物体质量为2m , B物体质量为m , 用一轻绳相连,将A用一轻弹簧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 弹性势能为Ep , 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且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现将悬线剪断,则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A物体的(  )

    A . A物体上升时速度最大 B . A物体上升时速度最大 C . 最大动能为 D . 最大动能为
  • 1. (2024高三下·湖北模拟)  如图所示,一传送带倾斜放置,其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 传送带顺时针匀速率运转,速度大小。传送带上表面PQ两点间的距离时刻,物块1以初速度从Q点滑上传送带向下运动、物块2以初速度从P点滑上传送带向上运动,经过时间 , 物块1、2在传送带上M点(图中未画出)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已知物块1的质量 , 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2的质量 , 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重力加速度

    1. (1) 求P点到M点间的距离
    2. (2) 求物块2从0时刻到离开传送带经历的时间t;
    3. (3) 从0时刻,到两物块恰好要相碰,求传送带多消耗的能量
  • 1. (2024高三下·黄冈模拟) 如图所示,质量为、长度为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可视为质点的木块放在木板最左端,木块与木板动摩擦因数为 , 其他摩擦均不计。在水平面上长木板的右侧静置一质量为、上表面为圆弧的小车圆弧半径为R,圆心角为。质量可视为质点的小球放在小车上。令木板和木块以共同速度水平向右运动,随后木板与小车发生弹性碰撞仅考虑小车发生一次碰撞 , 碰撞时间极短。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
    1. (1) 木板与小车发生弹性碰撞后的瞬间,求小车的速度大小;
    2. (2) 最终稳定时,求木板的速度大小;
    3. (3) 若小球刚好可以从小车上掉落,求小车上圆弧半径R的大小。
  • 1. (2024高三下·广州模拟) 如图甲所示,北宋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记载了一种古代运输装备,名为“绞车”,因其设计精妙,使用时灵活方便,这种绞车又被称为“中国式绞车”,“合大木为床,前建二叉手柱,上为绞车,下施四轮,皆极壮大,力可挽二千斤。”其原理如图乙所示,将一根圆轴削成同心而半径不同的两部分,其中两点分别是大小辘轳边缘上的两点,其上绕以绳索,绳下加一动滑轮,滑轮下挂上重物,人转动把手带动其轴旋转便可轻松将重物吊起,则在起吊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点的向心加速度 B . 人对把手做的功等于重物机械能的增加量 C . 滑轮对重物做的功等于重物机械能的增加量 D . 若把手顺时针转动则滑轮也会逆时针转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