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衡阳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岳麓山有时也可以看作质点 B . 物体的重心一定不会随其位置和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C . 小球在受力平衡时一定静止 D . 在探究合力与分力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 1. (2024高三下·惠州)  如图所示,一女士借助瑜伽球靠墙静止蹲在墙边,女士背部保持挺直且倚靠在瑜伽球上,瑜伽球“倚靠”在竖直墙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面对女士的支持力大于女士受到的重力 B . 地面对女士的摩擦力为零 C . 女士对瑜伽球的弹力可能为0 D . 女士对瑜伽球的弹力与墙壁对瑜伽球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1. (2024高三下·惠州)  研究“蹦极”运动时,在运动员身上系好弹性绳并安装传感器,可测得运动员竖直下落的距离h及其对应的速度v , 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运动员及其所携带装备的总质量为60kg,弹性绳原长为10m,弹性绳上的弹力遵循胡克定律,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120N/m B . 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先超重再失重 C . 运动员在最低点处加速度大小为 D . 运动员在速度最大处绳子的弹性势能为3000J
  • 1. (2024高三下·金华模拟)  如图甲是一种常见的持球动作,用手臂挤压篮球,将篮球压在身侧。为了方便问题研究,将该场景模型化为如图乙,若增加手臂对篮球的压力,篮球依旧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篮球受到的合力增大 B . 篮球对人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 . 人对篮球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 . 手臂对篮球的压力是由于篮球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1. (2024高二下·万州月考)  图甲中的装置水平放置,将小球从平衡位置O拉到A后释放,小球在O点附近来回振动;图乙中被细绳拴着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后可绕固定点来回摆动。若将上述装置安装在太空中的我国空间站内进行同样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的小球将保持静止 B . 甲图中的小球仍将来回振动 C . 乙图中的小球仍将来回摆动 D . 乙图中的小球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 1. (2024·湖南模拟)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假如你不会游泳,就会随着小船一起沉入水底。从理论上来说,你和小船沉入水底后的水面相比于原来(   )

    A . 一定上升 B . 一定下降 C . 一定相等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1. (2024·湖北模拟)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用轻质导线悬吊,线框一半处在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给导线通以如图的恒定电流,静止时每根导线的拉力为F。保持电流不变,将金属线框向下平移刚好完全进入磁场中,静止时每根导线的拉力为2F。ab边始终保持水平,导线始终竖直,则金属框的重力为( )

    A . B . C . F D .
  • 1.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如图所示,ABC为一弹性轻绳,其弹力大小符合胡克定律。弹性轻绳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穿在竖直杆上。轻杆OB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为定滑轮。若弹性轻绳自然长度等于AB,初始时ABC在一条水平线上,小球从C点由静止释放滑到E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C、E两点间距离为h,D为CE的中点,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在C点时弹性绳的拉力为 , 小球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弹性轻绳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 , 其中k为劲度系数、x为伸长量。则小球下滑经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三下·湖北月考) 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通过固定在O点的光滑滑轮用轻绳相连,小球A置于光滑半圆柱上,小球B用水平轻绳拉着,水平轻绳另一端系于竖直板上,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O点在半圆柱横截面圆心O1的正上方,OA与竖直方向成30°角、其长度与半圆柱横截面的半径相等,OB与竖直方向成60°角,则(   )

    A . 轻绳对球A的拉力与球A所受弹力的合力大小相等 B . 轻绳对球A的拉力与半网柱对球A的弹力大小不相等 C . 轻绳AOB对球A的拉力与对球B的拉力大小之比为 D . 球A与球B的质量之比为2 :1
  • 1. (2024高一下·梅州期中)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四月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如图所示,在轻绳拉力的作用下,风筝始终静止在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流对风筝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 B . 人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人和风筝受到的总重力 C . 轻绳对人的拉力等于地面对人的摩擦力 D . 地面对人产生支持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