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闵行月考)  在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左侧滑块质量m1=170g,右侧滑块质量m2=110g,挡光片宽度为3.00cm,两滑块之间有一压缩的弹簧片,并用细线连结两滑块让它们保持静止,如图所示。烧断细线后,两滑块分别向左、右方向运动。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Δt1=0.32s,Δt2=0.21s。则烧断细线前两滑块的总动量P=kg·m/s,烧断细线后两滑块的总动量P´=kg·m/s。(取向右为正方向,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二下·沧州月考)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速度并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 (1) 图中水平桌面上放置气垫导轨,导轨上有光电门1和光电门2,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弹性滑块A、B质量分别为mAmB , 两遮光片沿运动方向的宽度均为 d , 利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遮光片的宽度d=cm;
    2. (2) 实验先调节气垫导轨成水平状态,再轻推滑块A,测得A 通过光电门1的遮光时间为t1=0.01s,A 与B 相碰后,B 和A 先后经过光电门2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2t3 , 碰前A的速度大小为vA=m/s;
    3. (3) 实验中为确保碰撞后滑块 A 不反向运动,则mAmB应满足的关系是m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B
    4. (4)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用字母mAmBt1t2t3表示),则可认为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小球a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起来,向左小角度(α<5°)拉起a球并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小球a与放置在光滑支撑杆上的直径相同的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碰后小球a反弹,向左摆到一定的高度,小球b做平抛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 (1) 测出小球的直径d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为mm
    2. (2) 测量出细线长度为L,a球由静止释放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可知小球a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v0=。(用题目中字母表示)
    3. (3) 测量出小球a的质量m1 , 小球b的质量m2 , 碰后a球最大摆角为β,若某次实验时小球a碰后到达最高点的瞬间b小球恰好落地,测得b的水平位移为x。则实验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用题中字母表示)。
  • 1. (2024高二下·龙马潭期中) 某同学用气垫导轨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其中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两个滑块A、B(包含挡光片)质量分别为 , 当它们通过光电门时,计时器可测得挡光片被遮挡的时间。

    1. (1) 先调节气垫导轨,若,则说明气垫导轨已水平;
    2. (2) 将B静置于两光电门之间,将A置于光电门右侧,用手轻推一下A,使其向左运动,与B发生碰撞,为了使A碰后不返回,则。(填“>”、“=”或“<”);
    3. (3) 在上述前提下,光电门记录的挡光时间为 , 滑块B、A先后通过光电门时,记录的挡光时间分别为 , 为了减小误差,挡光片的宽度应选择(填“窄”或者“宽”)的,已知两挡光片宽度相同,若满足(写出关系式,用表示)则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若还满足另一个关系式,(用表示)则说明A、B发生的是弹性碰撞。
  • 1. (2024高二下·泸州月考)  图甲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气垫导就上安装了1、2两个光电门,两滑块上均固定一相同的竖直遮光条。

    1. (1)

      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mm。

    2. (2) 实验前,接通气源后,在导轨上轻放一个滑块,给滑块一初速度,使它从轨道左端向右运动,发现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大于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使导轨水平,可调节Q使轨道右端(选填“升高”或“降低”)一些。
    3. (3) 测出滑块A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 , 滑块B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 , 遮光条的宽度用d表示。将滑块A静置于两光电门之间,将滑块B静置于光电门2右侧,推动B,使其获得水平向左的速度,经过光电门2并与A发生碰撞且被弹回,再次经过光电门2。光电门2先后记录的挡光时间为 , 光电门1记录的挡光时间为 , 则实验中两滑块的质量应满足(选填“>”、“<”或“=”),滑块B碰后的速度为
    4. (4) 实验中遮光条宽度的测量值有误差对验证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有无影响?请说明理由。
    5. (5) 若实验发现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也守恒,则应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
  • 1. (2024高三下·尚义模拟)  某同学用平抛和碰撞实验器可以完成“研究平抛运动规律”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两个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在“研究平抛运动规律”实验中,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滑下后从斜槽末端飞出,落在水平挡板上。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固定挡板位置,实验时先让钢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挡板处,在下面的白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5次,得到5个落点痕迹,找到平均落点。把半径与钢球相同的玻璃靶球放在收放自如的支球柱上,让钢球仍从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两球正碰后,分别在白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操作5次,找到各自的平均落点。

    1. (1)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2. (2) “研究平抛运动规律”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轨迹,在轨迹上取A、B、C三点,的水平间距均为 , 测得的竖直间距分别是 , 则(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结果用题中字母表示)。
    3. (3)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用天平分别测出钢球和靶球质量为 , 将重锤线放于槽口,通过重锤在挡板上的投影确定O点,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入射球两次平均落点P、M与点O的距离分别为 , 靶球平均落点与点的距离为 , 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小球直径为 , 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用题中字母表示),就验证了两球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
  • 1. (2024高三下·襄阳模拟)  某同学想验证“当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所受外力之和为0时,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的物理规律。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小球从末端切线水平的斜槽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在斜槽末端安装光电门1,调整光电门1的高度,使光电门1与小球在斜槽末端时球心的位置等高。在下方水平面上放置光滑气垫导轨,把一带凹槽的滑块放在导轨上,滑块里装有细砂,不考虑砂从滑块上漏出。调整装置的位置,使小球从斜槽上释放后恰好能落入细砂中(立即与滑块共速)。在气垫导轨的右端安装光电门2,在滑块上安装宽度为的遮光条。

    1. (1)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 , 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mm。
    2. (2) 实验中光电门1、2记录的时间分别为 , 则小球经过光电门1的速度大小为,滑块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大小为。(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 (3) 用天平分别测量小球和滑块(含遮光条和砂)的质量,测量结果分别为m、M。当等式时,由小球和滑块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 1. (2024高三下·成都模拟)  某同学利用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竖直平面内的一段固定的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以相切点O为坐标原点,向右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在足够远的地方放置了位移传感器,当滑块A经过O点时,位移传感器开始工作。已知小滑块A和B与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先将小滑块A从圆弧轨道上某一点静止释放,测出小滑块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图像(如图二中的甲图线),记录小滑块A停止的时刻为

    然后将左侧贴有双面胶(不计双面胶的质量)的小滑块B放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O处,再将小滑块A从圆弧轨道上同一点静止释放,小滑块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测出小滑块A、B整体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图像(如图二中的乙图线),记录小滑块A、B整体停止的时刻为

    1. (1) 本实验选择的圆弧轨道(“需要”或“不需要”)光滑。
    2. (2) 本实验(“需要”或“不需要”)测出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 (3) 已知小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 , 当表达式为(用表示),则验证了小滑块A和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 1. (2024高三下·宁波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为未来人类进行星际航行,若以的速度航行的飞船向正前方的某一星球发射一束激光,根据相对论时空观,该星球上的观测者测量得到激光的速度为c B . 乙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静电除尘装置,尘埃被吸附在中间的负极棒上 C . 丙图为航天员在“天宫课堂”演示“动量守恒实验”,小钢球沿水平方向从右向左撞击静止的大钢球后,小钢球运动方向可能与大钢球不在同一直线上 D . 丁图为检验通电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要使实验现象明显,导线应东西方向放置
  • 1. (2024·广东模拟) 气垫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轨道上,滑块在轨道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气垫轨道以及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和滑块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两遮光片完全相同),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水平;

    b.在滑块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c.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光电门1和光电门2连接的数字计时器会分别记录下滑块上遮光片的遮光时间

    1. (1) 实验时用游标卡尺测遮光片的宽度 , 结果如图乙所示,则遮光片的宽度
    2. (2) 实验时测得含遮光片的滑块的质量分别为 , 若等式成立,则说明滑块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放开卡销前弹簧的弹性势能(均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 (3) 实验时若滑块与弹簧分离前就已经通过光电门,则滑块构成的系统动量(填“守恒”或“不守恒”)。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