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丰城月考) 某同学探究弹簧振子振动周期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质弹簧上端悬挂在铁架台上,下端挂有钩码,钩码下表面吸附一个小磁铁,其正下方放置智能手机,手机中的磁传感器可以采集磁感应强度实时变化的数据并输出图像,实验步骤如下:

    1. (1) 测出钩码和小磁铁的总质量m
    2. (2) 在弹簧下端挂上该钩码和小磁铁,使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打开手机的磁传感器软件,此时磁传感器记录的磁感应强度变化周期等于弹簧振子振动周期;
    3. (3) 某次采集到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从图中可以算出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用“”表示);
    4. (4) 改变钩码质量,重复上述步骤;
    5. (5) 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平方与质量的关系是(填“线性的”或“非线性的”);

      m/kg

      10T/s

      T/s

      /

      0.015

      2.43

      0.243

      0.059

      0.025

      3.14

      0.314

      0.099

      0.035

      3.72

      0.372

      0.138

      0.045

      4.22

      0.422

      0.178

      0.055

      4.66

      0.466

      0.217

    6. (6) 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表达式可能是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 1. (2024高二下·济南月考) 一列简谐横波沿轴正向传播,已知x轴上m和m处两个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1、图2所示,则此列波的传播速率可能是(   )

    A . 1m/s B . m/s C . m/s D . m/s
  • 1. (2024高二下·济南月考)  《梦溪笔谈》记载:“予友人家有一琵琶,置之虚室,以管色(一种管状乐器)奏双调,琵琶弦辄有声应之,奏他调则不应,宝之以为异物。殊不知此乃常理。二十八调但有声同者即应……”。此“常理”主要是指(  )
    A . 波的反射现象 B . 共振现象 C . 波的衍射现象 D . 多普勒效应
  • 1. (2024高二下·济南月考) 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2. (2) 用毫米刻度尺测得单摆的摆线长,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cm。
    3. (3) 实验中改变摆长L获得多组实验数据,正确操作后作出的T2-L图像为图乙中图线②。某同学误将摆线长当作了摆长L,由数据描述T2-L图像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乙中的(选填①、③、④),利用该图线求得的重力加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真实值。

  • 1. (2024高二下·顺德月考)  控制噪声的基本原则是设法将噪声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薄板消除噪声的方法。将薄板安放在框架上,并与框架之间留有一定的空气层,当声波入射到薄板上时,引起板的振动。由于板本身的内耗使振动的能量转化为热量。改变薄板的材料和空气层的厚度,可有效消除不同频率的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薄板振动频率始终与入射声波的频率相等 B . 随着入射声波频率的增加,薄板振动的幅度一定增大 C . 当噪声停止后,薄板振动频率仍等于原噪声频率,但振幅减小 D . 该系统可有效消除的噪声频率范围在其可调节的共振频率之间
  • 1. (2024高二下·济南月考) 如下表记录了某受迫振动的振幅随驱动力频率变化的关系,则该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最接近( )

    驱动力频率

    受迫振动振幅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三下·潍坊月考)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位于x=0处的波源在t=0时刻起振,t=2.5s时第2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1m处的质点N刚要起振,MN间波形如图所示(其他未画出)。已知MN之间的各质点在t=2.5s至t=3s内通过路程的最大值为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B . 质点M的平衡位置位于x=0.8m C . 该波的波速为0.5m/s D . 波源振幅为cm
  • 1. (2024高二下·江津月考) 某实验小组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
    1. (1) 除长约1m的细线、带铁夹的铁架台、有小孔的小球、游标卡尺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____。
    2. (2)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 , 从而得出几组对应的lT的数值,以l为横坐标、为纵坐标作出图像如图所示,但同学们不小心每次都把小球直径当作半径来计算摆长,由此得到的图像应该是图中的(填“①”“②”或“③”),由图像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由此得到的g(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 1. (2024高二下·江津月考) 如图甲所示,把小球安装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小球和弹簧均穿在光滑的水平杆上。小球振动时,沿垂直于振动方向以速度v匀速拉动纸带,不计小球上的振针与纸带之间的摩擦阻力,纸带上留下如图乙所示的痕迹,ab是痕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路程为vt B . 减小小球振动的振幅,其周期会变大 C . 小球机械能守恒 D . 小球通过a点的速度大于通过b点的速度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1. (1) 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2. (2) 如图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为1m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cm、精度为1mm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周期;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 , 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