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四点如果都在二里头遗址被发现,那么其中最能说明二里头遗址是强大政权的都城 的是(    )


    A . 宫殿 B . 宗庙 C . 陶器 D . 墓葬
  • 1. 长安城里有一座长乐宫,是以在战争中破坏了的秦兴乐宫为基础修复而成的。完工以后,那些随刘邦出身草莽的文武将相在壮丽雄伟的宫殿制造的庄严气氛中,竞没有一个敢不遵守礼仪,使出身小小亭长的刘邦大为感叹地说:“我今天才知道身为皇帝的尊贵了!”这段材料反映出宫殿建筑艺术的(    )


    A . 建筑艺术贡献 B . 宗教祭祀作用 C . 强化等级观念作用 D . 烘托皇权作用
  • 1. 古代文献中反映夏人的主要活动区域有(    )


    A . 河南南部和山西西南部 B . 河北中部和山西西南部 C . 河南中部和山西西南部 D . 河北中部和山西西部
  • 1. 可以从中判断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存在等级差别的有(    )

    ①墓葬的形制  ②墓葬的朝向  ③随葬品的数量  ④随葬品的种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遗址作为人类活动的遗存,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里头遗址)经半个世纪的田野工作,在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宫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封闭式官营手工业作坊区,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兵器群以及青铜器铸造作坊、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最早的使用双轮车的证据,等等。这样的规模和内涵在当时的东亚大陆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这里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具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大型都邑。

    ——许宏《二里头:华夏王朝文明的开端》

    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觚、爵、盉则比较常见,而且经常成套出现。早商(即二里冈文化)文化中,很少见到盉,而斝则是常见的。由此看来,觚、爵、盉与觚、爵、斝这两种不同的组合,应该是代表了夏、商两种文化不同的礼俗。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试论夏文化》

    材料三  对二里头的族属和王朝归属问题,学术界还没有定论。出土文字材料的匮乏、传世文献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都导致我们对早期中国的纪年只能作粗略的把握。“疑则疑之”即出于不得已,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暂时不知道二里头姓夏还是姓商,丝毫不影响它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分量。

    ——许宏《二里头:华夏王朝文明的开端》

    1. (1) 据材料一、二,概括二里头遗址所体现的历史信息。

    2. (2) 据材料二、三,关于二里头文化姓夏还是姓商,邹衡和许宏有怎样的观点,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3.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里头考古发掘的意义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59年秋天开始,至20世纪70年代末,考古学者对偃师二里头遗址进行了20次科学发掘……遗址北部发现了烧制陶器的窑址,南部发现了陶范和坩埚残块。发掘出土的文物中陶器最多,有689件。如豆、簋、钵、瓮、盆、罐、缸、版瓦、筒瓦、瓦当、陶水管和瓦钉等。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有关陶器的什么信息?

    2. (2) 从材料二看,当时的陶器有什么特征?

    3. (3) 陶器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 1. 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在(    )


    A . 仰韶文化遗址 B . 河姆渡文化遗址 C . 大汶口文化遗址 D . 二里头文化遗址
  • 1. 1955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先生,在论及古史辨运动和中国考古学创始之初的情形时说:“如果你对尧舜的盛世给予过多的颂赞,好吧,拿出你的证据来。如果你论及公元前3000年大禹在工程上的伟绩,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这段材料强调在远古史的研究中应重视(    )

    A . 历史传说 B . 文献资料 C . 史学探索 D . 考古发掘
  • 1. 徐旭生通过对有关夏代史料的全面整理和缜密考证,推测夏氏族或部落活动的中心区域应在(    )


    A . 山西中部 B . 河南中部 C . 河南西南部 D . 山西西南部
  • 1. 面对古史辨派的疑古思潮,学术界把夏史的探索寄托于(    )


    A . 中国近代考古学 B . 历史地理学 C . 天文历算学 D . 辨伪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