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兴文开学考) 学者杨奎松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时指出:新政权与美国交恶,虽然背后存在着苏联的巨大作用,并不意味着新中国一定会成为苏联的手足。说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 . 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B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 . 坚持一边倒的方针 D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1. (2024高二下·什邡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美国绝大多数报刊都是靠政党、政治派别或者政治人物提供财政支持。随着报纸的大规模发行,越来越多的报纸已能够通过广告收入维持自己的运作。同时,美国公众对总统产生了更高的期待,媒体也把白宫视为重要新闻中心。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曾在度假时主动邀请记者报道他和家人的活动。1913年,威尔逊总统定期召开对所有正式注册记者开放的总统新闻发布会,从此以后,白宫记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合理合法地代表公众直接向总统质询。之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炉边谈话”、里根总统的“电视演讲”等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奥巴马总统任职的前两年,共接受过269次媒体专访,并成为第一位在推特网上举办访谈活动的美国总统。

       ——据翟峥《美国总统政治传播体系的打造及其演变》

    材料二 新中国国家领导人新闻发布机制的变化表

     

    新闻发布会

    传媒采访

    备注

    1949—1954年

    /

    /

    暂无国家领导人新闻发布机制

    1954—1977年

    在外事出访中举行记者招待会

    接受外国记者专题采访;利用对华友好记者发布新闻

    记者须提前递交提问纸条

    1978—1992年

    在外事出访中举办新闻发布会成为惯例;从中共十三大开始举行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创建总理国内新闻发布新平台

    接受中外记者专题采访

    发布会进行剪辑录播;采取事先选择提问人的模式

    1993—2019年

    形成出国访问新闻发布“三步曲”;重点完善总理新闻发布会品牌

    接受外国记者专题采访时“不限时间、不限问题”;注重“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会进行电视现场直播及互联网直播;采取现场随机选择提问人的模式

    ——据吴锋《新中国70年国家领导人新闻发布:机制嬗变、基本经验、完善方略》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总统新闻发布机制在20世纪初建立的原因,并概括该机制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国家领导人新闻发布机制发展的趋势,简析我国建立并完善该机制的意义。
  • 1. (2024高一下·三台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元旦的《人民日报》社论提出了全国人民的三项伟大任务:第一、继续加强抗美援朝斗争;第二、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三、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此时,中国已经具备了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的国内条件,还需要争取的就是有利的国际条件,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关系。

    ——摘编自刘磊《万隆会议与中国同亚非国家的经贸关系》

    材料二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三 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我们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指明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方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际上面临怎样的不利局面?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争取“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关系”中取得的外交成果。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相关史实,概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1. (2024高一下·盐田月考) 如下表,新中国成立初期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1949—1950年)的建交情况

    建交国家

    国家性质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越南、缅甸

    社会主义

    印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

    资本主义

    据此可知( )

    A . 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 求同存异外交方针得到初步实践 C .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已宣告失败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平等互利
  • 1. (2024高一下·潮阳月考) 如图是1955年至1957年中国科学院与外国交换书籍、期刊数量统计(单位:册/件/篇),可以用来说明(   )

    时间

    收到

    寄出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1955年

    84690

    2819

    14445

    1468

    1956年

    24327

    3049

    15041

    1696

    1957年

    24637

    7277

    24480

    3210

    A . “一边倒”方针的提出 B . 和平共处原则的影响 C . 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D . 科教兴国战略的形成
  • 1. (2024高一下·江门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外交方针

    新中国外交历程(部分)

    建国初期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1949年,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1950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0年代末—60年代

    “两只拳头回击”

    “一大片”

    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出现热潮;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

    1970年代

    “一大片”“一条线”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

    改革开放后

    “无敌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1985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牵头组建上海合作组织,加入世贸组织;2013年,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合作倡议;2017年,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摘编自《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 1. (2024高一下·江门月考) 21世纪初,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本着构建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新理念,描绘出一幅海陆交相呼应的新蓝图,开辟了沿线各国政策沟通、道路畅通、贸易联通、民心相通的新途径,并开启了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等新合作模式。这些举措旨在( )
    A . 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B . 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C . 构建新型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D . 贯彻落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 (2024高一下·江门月考)  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提出了外交干部合理流动的“三三制”构想:三分之一在国内,三分之一在国外,三分之一储备培训,并通过挂职锻炼、出国学习、脱产进修、社会实践等形式提高干部素质,确保国内外干部轮换制度化。这一构想后来得到落实。外交干部合理流动的“三三制” ( )
    A . 标志着新中国开始走向国际外交舞台 B . 意在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C . 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提供了一定保障 D . 彰显了新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 1. (2024高二下·广东月考) 下图为1950—2013 年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情况。对以下不同时期分析合理的是( )

    A . a阶段: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推动建交国家数量不断增长 B . b 阶段:中美关系正常化实现了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C . c阶段:改革开放揭开七十年代建交新高潮的序幕 D . d阶段:国际格局变动提高了我国的建交国家数量
  • 1. (2024高三下·河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中苏论战的加剧,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与东欧国家(除阿尔巴尼亚外)的关系也出现不和。鉴于这样的情况,中国试图在外交上不再受制于苏联,在中间地带的国家中寻找同盟者。法国因为与美国的矛盾扩大,想要维持自己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做美国的附庸,对华政策方面也不用再跟随美国。戴高乐想用法中关系缓和来教导美国如何正确利用中苏分歧。阿尔及利亚问题解决后,双方不约而同地开始考虑中法建交问题。经过多次秘密谈判,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三个月内任命大使。”次日,中国发表声明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建交的。2月10日,台湾与法国“断交”。

    不满于美国独断专行的法国总统戴高乐,率先在西方联盟上撕开了一个缺口。继法国之后,意、英、荷、西德等西欧大国分别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其原因不能排除法国的外交政策对它们的某种影响。西欧国家的这些外交举动,与美国的外交方针大相径庭,对美国继续执行顽固的漠视、仇视中国的态度是个极大的贬斥,也是对美国重新审视中美关系的鞭策。同期,除西欧之外,亚、非、拉也有十多个国家同中国先后建交,与美国毗邻的加拿大亦于1970年与中国建交。

    ——摘编自高嘉懿《冷战格局中的现实主义外交》

    1. (1) 根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秉承的原则。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建立外交关系的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