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西哲学史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没有被不少哲人搞清楚,主张认识是人头脑里固有的观点。比如,孔子把人分为“生而知之者”与“学而知之者”,他认为有一类人天生就知道很多,但他自己却很谦虚,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从来的哲学家只是各式各样地说明世界,但是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创立,科学地解决了认识论的根本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陶行知也形象地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获得并保持正确思想观念的方法途径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多调查研究,多总结经验,这样便可以少犯错误。1965年7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李宗仁时曾如实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1. (1) 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各项中的引号与文中“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 1. 阅读下面文字,选出对文字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所谓伟大人物问题。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这一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

    (节选自恩格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A . 文段重点分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论述了伟大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B . 恩格斯运用辩证思维阐述了历史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并举拿破仑事例进行分析,阐明了伟大历史人物的出现是历史产物的思想。 C . 历史上某一个伟大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但这样的人物一定会出现是必然的,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决定的。 D . 文中说“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是指如果拿破仑不出现的话,就会由凯撒、奥古斯都来代替他。
  • 1. 如何理解《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中“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的含意?
  • 1. 阅读《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怎样理解作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的含义?
  • 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请点出句子“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中的重要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作用。
  • 1. 请理解句子“可惜在德国,人们撰写科学史时习惯于把科学看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的含意。
  •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风浪中团结战斗,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切磋,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彼此激励,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请以“友谊”为话题写一个作文片段,200字左右。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业文明时代,绿水青山是真实的自然景观,金山银山则是悬设的物质财富梦想。虽然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但对农业文明时代的人们来说,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相关的联系。在这一历史阶段,绿水青山是人们栖息的家园,具有灵性色彩,仿佛就是人们生命的背景和底色,向人露出诗意的微笑。但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并非总是如此融洽。古往今来,各种自然灾害 。当 来临之际,千百万生命被无情吞噬之时,大自然对人类而言也会显露出极其狰狞的一面。只要生产力尚处在低下状态,人类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匍匐”着的命运就难以改变。

    工业文明时代,科技革命让生产力插上了翅膀,不但让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有了深刻认识,也让物质财富快速积累。对自然的开发和征服,使自然景观与财富梦想的界限被打破了。绿水青山被的科学技术所征服,人们只要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喊一声“芝麻开门”,大自然在人们面前仿佛就打开了无尽的宝藏。在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驱动下,( )。如此一来,自然界便不可避免地褪去诗意的形象,沦为表现人的占有欲和征服力的主战场。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对语言的积极影响,①____:一是语言创新空前活跃。在前互联网时代,语言创新活动主要以图书、报纸等为平台,这显然属于少数“社会精英”的专利,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很难(   )其中。互联网给普通民众提供了②____。人们只要有网络信号,只要有信息的发送或接收终端,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语言智慧。互联网让社会进入了“全民造句”时代,许多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的新词、新语、新用法,都源自普通网民的创新活动。二是③____。在前互联网时代,新词、新语、新用法等出现后,主要通过图书、报纸等递相传播,时空上的阻隔无法(    )。互联网实现了即时传播、即时交流,时空阻隔被彻底打破,新词、新语、新用法等出现后可立马在全社会传播开来,且立马被全社会接受。这个改变,也是(    )的。正是基于这两个方面的改变,现今的语言生活空前(    ),新词、新语、新用法等不断涌现。

    1.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3)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辩证法也有几个原则,如下:

    一是矛盾对立的原则。演绎法立脚于事物的同一,不承认有矛盾。辩证法却以矛盾为出发点。世间事物本来自身含有矛盾,例如:生长和死亡互相对立,生物一天天生长,同时也就一天天近于死亡,生长的意义也要因了死亡才可思维理解。此外,如力学上的作用和反作用,数学上的正和负,都是矛盾和对立的好例。

    二是量影响到质的原则。一种事物因了量的改变,性质就会变化。例如:把水的温度增至摄氏百度以上就成汽,降至摄氏零度以下就成冰。又如:一张一元纸币在袋中是日常零用,把同样的一元积贮起来到某阶段,就会变成谋利的资本了。

    三是否定的否定的原则。世间事物的发展进步,必取否定的否定的顺序。例如:一粒谷子下土到发芽变禾以后,最初的一粒谷子已没有了,这是一个否定。禾到成熟的时候就萎去,所留剩的是一粒粒的新谷,这又是个否定。否定的否定,是事物发展进步的步骤,社会的变迁的情形也可用这原则来说明。这原则又叫“正反合”,两种互相正反的东西被统一为较高的东西,世间一切进步的根源就在于此。

    (摘编自夏丏尊、叶圣陶《议论文的推理方式》)

    请简要赏析“生长的意义也要因了死亡才可思维理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