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江西月考) 印度宗教之多,是古代其他各国难以比拟的,其中重要的有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印度教、锡克教、伊斯兰教等,较小的宗教和各教中的派别更是不胜枚举。这可用来说明,古印度(  )
    A . 是世界宗教中心 B . 文化的丰富多彩 C . 文化管理较为混乱 D . 奉行政教合一制度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期中) 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提到“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为此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 . 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B .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C . 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D . 使日本走上了奴隶制社会的道路
  • 1. (2024高一下·鼎湖月考) 下表是世界各地原住居民对培育农作物做出的贡献。这一表格能够说明(    )

    古代各地的原住居民

    培育出的农作物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

    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

    古代西非班图人

    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古代南亚人

    芋头

    古代中国人

    水稻和粟

    A . 古代中国的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 B . 农业技术发展有利于当地政权稳定 C . 古代的原始文明具有多样性特点 D . 古代各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差异很大
  • 1. (2024高二下·长寿期中) 在美洲,玛雅人建立了一系列独立的城市国家,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却选择通过征服建立帝国,且阿兹特克人与印加人的帝国在制度上和文化风格上并不完全相同。这体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 )
    A . 偶然性 B . 统一性 C . 复杂性 D . 曲折性
  • 1. (2024高一下·荣昌期中) 随着大城市的出现,各种姓之间的混血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古代印度法律又制定了“顺 婚”和“逆婚”原则。所谓“顺婚”,即高种姓之男娶低种姓之女;所谓“逆婚”,即低种姓之男娶高种姓之女。“顺婚”是允许的,而“逆婚”则被法律绝对禁止。这表明古代印度( )
    A . 经济发展突破种姓制度 B . 阶层流通完全固化 C . 种姓制度得到法律保护 D . 血缘关系决定等级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公元6前世纪,印度恒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等级分明的种姓制度。为这一制度提供理论和宗教基础的是(   )
    A . 佛教 B . 婆罗门教 C . 基督教 D . 伊斯兰教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的入侵导致了印度原住民中的许多人被驱逐或融入新的社会结构中,种姓制度逐渐形成。关于种姓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等级结构复杂 B . 各种姓之间贵贱分明、职业世袭、地位不平等 C . 伊斯兰教为种姓制度形成提供理论和宗教基础 D . 佛教的发展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 1. (2024高一下·霍城月考)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属于古代美洲文明的有( )

    ①玛雅文明 ②阿兹特克文明 ③印加文明 ④大津巴布韦文明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月考) 昌昌古城是位于南美洲古印第安文明的都城。城市里有上万座建筑,主体为土砖所造;其中有若干城堡,城堡内一般有复杂的水道系统、陵墓、宫室等建筑,规模宏伟,院墙施精美图案装饰;城堡外为普通居民区。该古城建设(   )
    A . 蕴含了农耕文明的理念 B . 凸显了阶级社会的等级观念 C . 突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 D . 适应了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代表性。以下文化表现与下图标注的文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没有文字, 以结绳记事 B . ②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 C . ③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 D . ④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羽蛇神金字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