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信宜月考) 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市。各种书刊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出版商,小印刷所则更为普遍。这种状况(   )
    A . 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 B . 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转型 C . 有助于公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D . 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
  • 1. (2024高二下·东莞期中)  下图是“欧洲教育(Education), 圣经(Bibles), 科学(Science) 和商人手册(Merchants’ Manuals) 四个学科领域图书印刷数量的年度数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印刷书促进人文主义文化的发展 B . 欧洲的印刷技术不断更新换代 C . 印刷书出版随宗教改革达到顶峰 D . 欧洲的文化知识水平总体下降
  • 1. (2024高二下·浙江开学考) 论及历史学家,有学者指出,他们以为是在让事实说话,但事实只是事实,它本身是不会说话的。说话的乃是掌握着所谓史实的人,即历史学家。而历史学家并不等于史实本身,只是所谓的史实的阐述者。号称是历史学家的人,并不事先考虑历史学的性质是什么,就一头钻入历史研究,便很可能钻之愈深则失之愈远。学者意在表明( )
    A . 历史是历史学家们纯属主观的创造,历史并无客观的真实可言 B . 所谓历史学,就无非是一堆档案资料的堆积,而谈不到对历史的理解 C . 历史学的结论不宜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而是需要深入到客观具体的个性之中 D . 我们所知的历史只可能是历史学家转手重塑的历史,不可能直接就是历史的本来面貌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著名史学家姚大力指出: “尽管不必采用绵密引征和系统论证的阐述形式,大众史学在把历史叙事还原到亲历者们的切身感知、还原到总体历史图景、还原到根本价值关怀方面,以及在它需要能反映最前沿的已有研究成果方面,一点也不比对于更‘专业化’学术写作的要求为低。在此意义上,一个写不出高水平的大众史学作品的知识生产群体,竟然能一批接一批地产出被纷纷自诩为高水平的专业化学术著述,这种现象本身就极应该加以怀疑的。”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
    A . 严密论证是实现历史价值的主要途径 B . 大众史学更能代表历史学发展的水平 C . 历史叙事需要借助细节还原历史图景 D . 专业化学术著述脱离了中国社会实际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到的材料。由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 文化传承载体的多样性 B . 建筑艺术的传承与交流 C . 人类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D . 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 1. (2024高二下·广安月考) 下表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出(    )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学校体制

    国有化

    一主多元

    资金来源

    单一的投资制

    多渠道集资

    教学观念

    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

    招生就业制度

    统招统配

    面向市场

    A . 思想变革与社会变革同步 B . 高等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 C . 国家政策影响办学体制 D . 高等教育已形成完整体系
  • 1. (2024高二下·广安月考) 17世纪中期,西欧出版了各种类型新式地图与地图集,甚至传统书商也开始在书籍中添加一些地图插页或者封面,配合这一时期流行的冒险故事和游记文学。这主要是因为(   )
    A . 外部空间知识的更新 B . 商业革命的兴起 C . 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D . 印刷技术的传入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到材料。由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 文化传承载体的多样性 B . 建筑艺术的传承与交流 C . 人类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D . 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 1. (2024高二下·什邡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巴黎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建筑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1. (2024高二下·山东期中)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定“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这些论述都意在强调教育应(   )
    A . 适应国际局势变化 B . 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C . 配合科教兴国战略 D . 为改革开放提供人才支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