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18世纪末英国的“公共卫生专家”称曼彻斯特“比得上伦敦,而就穷人拥挤在令人作呕、黑暗潮湿、狭小不堪的住宅(这是繁殖疾病的非常肥沃的土壤)的稠密情况而言,曼彻斯特不幸也赶得上,甚至超过了伦敦。”由此可见,曼彻斯特有如此堪比伦敦的“地位”是因为(   )
    A . 蒸汽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革新 B . 电力技术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 C . 工业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占比高 D . 城市建设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
  • 1. (2024高一下·余姚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____A____》,使国家权力的中心无可挽回地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1694年,议会通过《三年法案》,使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立法机构。

    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明确规定以后英国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并规定国王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市场总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工业革命。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 (1) 根据材料一说出“A”处的文件名称及其作用,并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市场和技术两个角度阐释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 1. (2024高一下·余姚月考)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竞争。”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
    A . 卢梭 B . 孟德斯鸠 C . 亚当·斯密 D . 康德
  • 1. (2024高一下·余姚月考) 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直流电机,首次把机械能转换成为电能。此后,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电梯、电气火车等相继由西门子公司最先研发并投入市场。材料主要说明( )
    A . 德国成为科技革命发源地 B . 英国丧失工业优势地位 C . 科技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 D . 技术进步推动科学产生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工业革命前夕,它已经在西欧的制造生产领域里取得了统治地位。而英国的手工工场是18世纪欧洲最先进、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企业,因此,英国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中率先迈开步伐,是不足为怪的。首先,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 为机器的使用创造了条件。……其次在英国的手工工场里,集中了一批技术热练的工人和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最后,英国工业革命前夕,手工工场的高级形式——集中的手工工场规模已经很大。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 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 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整批整批产业军的统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第一次技术革命

    从纽可门的单作用蒸汽机到瓦特的双作用蒸汽机的发明用了72年

    从发明到应用: 蒸汽机为84年

    第二次技术革命

    从法拉第的发电机模型开始, 到美国人交流电动机发明用了57年

    从发明到应用: 电动机为65年; 无线电为35年; 雷达为15年

    第三次技术革命

    代表性技术电子计算机1946年问世, 在30年时间内经历了5代; 运转速度增加30多万倍; 体积缩小到三分之一

    从发明到应用:原子能利用为6年; 电子计算机为5年; 晶体管为4年; 激光器为1年

    科学知识增长率

    20世纪50年代每年增长9.5%;60年代为10.6%; 80年代为12.5%

    ——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技术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当时“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的新生产方式及新生产组织方式。并指出“世界市场”与“大工业新生产方式:机器大工业;新生产组织方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或工厂制,或工厂)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三次技术革命相对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而言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哪些因素推动了新技术革命的到来?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说:“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雇用1000多工人。”此类情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 手工工场的发展 B . 工厂制度的建立 C . 蒸汽机改良应用 D . 交通工具的革命
  • 1. (2024高二下·广安月考) 时间既是一种自然存在,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对时间的掌控也是权利的表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人告诉我各种职员曾采用了如此不正当的手段,以至于下班时用走得最快的钟来计算,而且在他们下班时间到来前就打铃,上班时则让钟走得很慢而铃在他们上班时间过去后才响。那两个黑心的内奸福韦尔和斯凯乐恩故意允许这样做。有鉴于此,这里命令:除了告诫员的钟,任何人因此之故不得以其他的钟、铃、表或日晷来计算时间;除了管钟人,这个钟指的时间决不允许任何人变动……”

    ——18世纪英国克劳利铁厂制订的《手则读本·监察员守则》

    材料二 “我在布雷德先生的工厂里工作……在那儿,夏天我们得干到天黑得看不见的时候。我说不出我们是在几点钟停止工作的。除了主人和他的儿子。谁都没有表。所以我们不知道时间。有一个人有表……但被人拿走了交给主人保管,因为他曾把白天的时间告诉其他工人……”

    ——18世纪一个英国工人的证词

    材料三 “《字林报》云,江海关新装大钟,业已校拨准确,定于元旦子正为始,正式报时。从此上海一埠对于沿海区标准时刻,复得有所准则,中外人士同蒙利□,该钟计时非常准确,制造者保证每月时差不逾十五秒,即每日不逾半秒,而其鸣声亦殊宏亮,若在静夜,几可闻于全埠,所以海关税务司深望本埠各公共处所时钟,咸能以该钟为标准,使全埠时刻得以划一、不爽分秒云。”

    ——《海关大钟今晨校准》,《申报》1928年1月1日

    1. (1) 材料一与材料二在时间问题上有何分歧?请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这一分歧产生的社会根源。
    2. (2) 根据以上材料,以“从传统到现代”为角度说明1928年江海关新装大钟的历史意义。
  • 1. (2024高一下·万源期中)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1870年,洛克菲勒开始组建垄断组织―美孚石油公司。工厂制和垄断组织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
    A . 推动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B . 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 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 . 适应了电气化时代的需求
  • 1. (2024高一下·万源期中)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即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新工业国家兴起,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个中心。这反映出工业革命(   )
    A . 促进了世界贸易公平 B . 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C . 扩大了世界贸易规模 D . 加剧了各国经济差距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19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