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州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医学具有独特的医疗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特点。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名利思想是“医人之膏肓也”,医者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chi相貌丑陋),怨亲善友,华夷智愚”。《黄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要防病于未然。中国古代医学主张人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的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要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

    材料二 自辛亥革命起,中医药学就被视为旧文化传统的一分子。医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持轻视甚至反对态度,主张用西医取代中医,认为中医落后于时代。1912年,北洋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在新颁布的学制及各类学校条例中,只提倡西医专门学校而没有涉及中医。1929年2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西医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

    ——摘编自《历史上的中医废立之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医学的医疗原则,并指出其文化根源。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中医在近代陷入困境的原因。
  • 1. (2024高二下·江西月考) 魏晋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时期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解读最合理的是(  )
     

    历史现象

    历史背景

    A

    魏晋玄学在政治上主张“无为”,生活作风上要求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战乱频繁,生活物资匮乏

    B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北民南迁加快了民族交融

    C

    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国家颁行《唐本草》

    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伪劣医书泛滥

    D

    晋代法显、唐代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空海来华

    佛教在东亚深入广泛传播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二下·江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指出,对历史上的疫病的学术研究,其意义不在于为未来的突发自然灾疫提供直接的对策,而在于长远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价值的稳定、文化的发展、精神的提升。

    ——摘编自余新忠《明清以来的疫病应对与历史省思》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医药的成就相关知识,对该学者的观点加以评析,得出结论。(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否定或修改均可,并阐述理由。)

  • 1. (2024高二下·江西月考) 图1、图2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医疗保障体制的示意图。由此可知,我国的医疗保障体制(  )

    A . 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 B . 注重对农村居民的保障 C . 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 D . 推动了预期寿命的提升
  • 1. (2024高二下·长寿期中)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显示,北欧、北美、大洋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能力最强,其次则是拉美、东欧、阿拉伯地区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处于医疗质量水平末端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这体现出(   )
    A . 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医疗质量程度 B . 医疗能力越强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 C . 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D . 亚非拉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普遍落后
  • 1. (2024高二下·浙江开学考) 中世纪时,黑死病横行欧洲,当时的医生为了杜绝感染,身穿泡过蜡的亚麻或帆布衫,头顶戴着黑帽,戴上可过滤空气、状如鸟嘴般的面具,眼睛由透明的玻璃护着,手着白手套,持一木棍,用来掀开病患的被单或衣物或指挥病人如何疗病,后人称之为“鸟嘴医生”。 “鸟嘴医生”的出现,说明了当时( )

    A . 将防疫与巫术连在一起 B . 逐渐重视公共卫生防治 C . 掌握了初步的防疫知识 D . 已经建立疫病救治机构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月考) 中世纪西欧的医师在医治病人时,首先根据脉搏和尿液,然后以肿胀、发烧、恶心、呕吐、头痛、脓液等症状为基础来进行诊断,此后,医生不仅要开出治疗方案,而且还必须根据进一步的症状以及外部(通常是气象和星象)状况或“体征”来制定预后。这套流程( )
    A . 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 B . 是近代科学发展的成果 C . 体现了理性主义色彩 D . 促成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丰富。医学家张仲景积累临床经验,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下列项中,有关这本典籍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是中医临床百科全书 B . 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C . 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D . 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 1. (2024高二下·蓬溪月考) 中医药学以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典籍著称于世。下列典籍按问世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温疫论》 ②《黄帝内经》 ③《伤寒杂病论》 ④《本草纲目》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①②④ D . ②①③④
  • 1. (2024高二下·南充月考)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出版的小学教科书具体规定了儿童洗手的教学步骤,便于记忆的“吃饭前,洗洗手”,“吃饭后,漱漱口”等类似语句在课本中随处可见。该教科书的出版旨在( )
    A . 促进民主思想传播 B . 培育公共卫生观念 C . 保障儿童基本权益 D . 提升公民科学水平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