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上·盐田期末) 19世纪上半叶,美国哈德逊河画派代表科尔将荒野描绘成新大陆的名片,在其作品中未经人类加工和改造的荒野与欧洲地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洲荒野被塑造为能够彰显国家特殊性和优越性的地理空间形象。这(   )
    A . 有利于塑造国家认同意识 B . 反映联邦制下对州权力的渴求 C . 鼓励了美国殖民扩张活动 D . 有利于美利坚民族意识的觉醒
  • 1. (2023高二上·深圳月考) 历史学者计秋枫在其著作《欧洲中世纪秩序的瓦解与近代国际体系的形成》中认为:“ 中世纪 欧洲秩序最根本的两大特征 , 一是名义上 6一 统天下,的基督教教会体系 , 或称 6教会帝国,; 一是事实上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 , 这两大体系奇怪地结合在 一起。”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基督教会统治欧洲 B . 王权凌驾于教权之上 C . 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D . 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
  • 1. (2023高二上·南山期中) 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提出:为解决洛林问题,有关方面“应提交双方提名的仲裁人,或由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签订一项条约,或采取其他某些友好的办法来解决……而不使用武力”。这一规定( )
    A . 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 B . 削弱了法国及其盟国的势力 C . 解决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 D . 受到了《万国公法》的影响
  • 1. (2023高二上·南山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不同时期的国际法(部分)

    时期

    国际法(部分)

    区域国际规范时期

    古希腊城邦战争条约:承认战争有合法与不合法,保护国家不受侵犯,保护宗教圣地,履行同盟义务被认为是战争的合法理由。古罗马战争条约:最后通牒、宣战仪式、休战协定。

    近代国际法时期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合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宗教”。1899年和1907年海牙和平会议签署《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陆战法规与惯例公约》《日内瓦公约诸原则适用于海战的公约》等一系列战争规制公约。

    现代国际冲突法时期

    1920年《国际联盟盟约》:“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危胁,不论其直接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1945年《联合国宪章》:“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整理自田大治《论战争对国际法的促进和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战争与国际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 1. (2024高三上·龙岗期末) 十月革命后,苏俄通过的《和平法令》提出强大民族和弱小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废除秘密外交,主张民族自决。这一法令有利于( )
    A . 奠定国际法基础 B . 推进大国外交事业 C . 构建国际新秩序 D . 完善集体安全机制
  • 1. (2024高三上·龙岗期末) 英国人威廉·卡克斯顿 1476 年将印刷术传入英格兰,推动了文学、宗教、教育、史地类英语印刷品大量出版,英语逐步摆脱中古时期的口语化和地方性,成为“ 国王的语言 ”“国家语言 ”。据此可知,这些印刷媒介( )
    A . 动摇教会在英国的统治 B . 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C . 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 D .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 1. (2023高二上·深圳期末) 在中世纪,条约的缔结通常要教会的高级代表直接参加或事后确认,并进行宗教宣誓;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召开时,与会国都要求以平等地位坐到谈判桌前,不再听从教皇的意旨。这一变化(   )
    A . 表明世界近代外交制度确立 B . 确立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原则 C . 体现了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D . 表明天主教会权力的彻底丧失
  • 1. (2023高二上·深圳期末) 1337 年,爱德华三世发动英法“百年战争”,为此,他经常召集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议会,讨论税收问题。1344 年,下议院承认“国王和贵族是为了英国人民的安全才冒着生命危险去作战的”,国王进行的战争是为了国家以及国王、教士和国内所有其他人的荣誉、安乐、和平。据统计,1294~1453 年,英王获得动产税和关税累计达1100万英镑。据此可知,英法“百年战争”(   )
    A . 强化了英王的专制权威 B . 增强了英国臣民的民族意识 C . 促成了英国的议会制度 D . 推动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
  • 1. (2023高二上·清远期中) 1928年8月签订的《非战公约》中 ’各国声明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即无论有什么矛盾或利益冲突 ’都不以战争为手段 。这( )
    A . 遏制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B . 得到了各国普遍的认同和自觉遵守 C . 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D . 促进了一战后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
  • 1. (2023高二上·清远期中)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欧洲三十年战争后缔结《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和确立了国家主权、维护和 平等一 系列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宣告了近代国际法的产生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 ’法国 资产阶级政府为对抗一些欧洲国家的干涉 ’提出了国家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国家主权原 则、不干涉内政原则等 ’成为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资本主义 进入 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国家又提出了一 系列的国际原则 ’例如势力范围、合法干涉、领 事裁判权制度等 ’这些规定使资本主义初期确立的一些进步原则和规则名存实亡。

    — 摘编自陈文学《国际法对战争及使用武力的规范》等

    材料二  《联合国宪章》是二战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宪法性文件 ’联合国及安理会 的正常运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保障 ’大国一致原则一 直是维持国际政治平衡的一 个重要 原则 。 美英不顾安理会其他三个常任理事国的反对 ’单方面对伊拉克动武 ’令安理会威信严 重受损 ’人们开始怀疑联合国安理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法国、俄罗斯与美英在对伊动武上 分歧深刻 ’安理会面临分裂的危险。

    — 摘编自肖又贤《单边主义战争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破坏》

    1. (1) 根据材料一 ’比较17~  18世纪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法原则的显著不同 。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二战后国际法在制约战争、维护和平方面所取得的成 果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