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民族关系及相关认识来看,唐初所修撰的“五代史”与南北朝时沈约所撰《宋书》、萧子显所撰《南齐书》、魏收所撰《魏书》有显著的不同。《宋书》《南齐书》涉及北朝史事称“魏虏”,《魏书》涉及南朝史事则称“岛夷刘裕”“岛夷萧道成”“岛夷萧衍”,这种认识与称说,在“五代史”中都有所改变,不论是《梁书》《陈书》涉及北朝史事,还是《北齐书》《周书》《隋书》涉及南朝史事,多书为国号加“帝”或国号加官称与人名。“五代史”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即认为北周先人出于炎帝后裔。

    ——摘编自瞿林东《从正史编撰看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谈唐修八史和元修三史》

    材料二

    边疆之得失,实关一代王朝之兴衰,关系当代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边疆不断统一的过程,实际就是中国疆域形成的过程。清以前,历代以长城为限,实行华夷分治,始终没有完成对边疆的真正统一。至清,破除千百年来“华夷之辨”的民族观,提出华夷一体、“中外”一家的新“大一统”理论,废长城,合内地与边疆为一国即中国,在边疆设治,与内地一体化,统归中央集权管理体制,实现对边疆的完全统一,中国及其疆域告成。

    ——摘编自李治亭《论清代边疆研究的三把钥匙》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初所修撰的“五代史”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在民族管理观念上的进步性,并分析其意义。
  • 1. (2024高二下·武汉月考) 《后汉书》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共立巴氏子务相为君长。“及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汉兴,南郡太守靳疆请一依秦时故事”,得到朝廷允许。这表明(    )
    A . 巴氏君长世代与秦女通婚 B . 务相为秦所命的蛮夷君长 C . 务相所统五姓被视作戎狄 D . 秦汉民族政策具有延续性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月考) 至元二十八年(1289),回鹘人高克恭出任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经常往来于苏杭,擅画墨竹,题诗亦“自得天趣”。时人评之:“画入能品,故其诗神超韵胜,如王摩诘在辋川……,思与境会,脱口成章,自有一种奇秀之气。”由此可以推知(   )

    ①其人画品高于诗品②文人画诗书画一体③苏杭地区市民文化兴盛④大一统促进民族交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月考) 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的“悬泉里程简”(部分内容如下图),记载了河西走廊地区武威郡到敦煌郡12个驿置的详细信息。此汉简有助于研究(   )

    A . 丝绸之路的开通 B . 两汉的边疆治理 C . 西域的历史地理 D . 河西的移民开拓
  • 1. (2024高一下·荣昌期中) 研究表明,古波斯地区羊毛纺织品众多,也是金银线与麻、毛混纺技术的源头。萨珊朝(公元224—651年)末年,中国桑蚕丝织技术传到波斯,波斯人以粗丝辅以金银线和宝石,采用斜纹组织和纬线起花,饰以精美的神话人物、动植物图案,是为“波斯锦”。隋唐时期,波斯织锦技术传入中国。由此可知(   )
    A . 中国与波斯的交往始于隋唐 B . 丝路交通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 C . 波斯锦凸显了中华文化风格 D . 波斯毛纺织技术得到全面革新
  • 1. (2024高二下·浙江开学考) 下图为明朝疆域图(局部)。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处采取措施的表述,与明朝史实相符的是(   )

    A . ①处:对女真部落首领封官 B . ②处:设立盟、旗进行统治 C . ③处:设驻藏大臣实施管理 D . ④处: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 1. (2024高三下·湖南月考) 东晋宋齐北边的疆域,大致以淮水为界,几度北伐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随后又退回到了淮水一线;梁陈只能保有长江以南。这( )
    A . 源于江南经济的初步开发 B . 符合古代政局变迁的整体趋势 C . 说明北方由分裂走向统一 D . 导致了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三个王朝都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并对边疆实行有效的管理。以下属于元朝对边疆管理机构的是(   )

    ①设立宣政院②设鸿胪寺③设理藩院④设北庭都元帅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二下·蓬溪月考)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过程,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摘编自杨筑慧苍铭《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历史知识,围绕“‘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中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有史籍在介绍古代某机构时说:“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其用则自为选,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该史籍介绍这一“机构”( )
    A . 是设置于边境的地方行政机构 B . 通过册封和朝贡方式实施控制 C . 集军民、政教管理事务于一体 D . 负责管理西藏、新疆等地事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