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湖南月考) 丁狗仔欺负14岁的丁乞三仔,丁乞三仔拾土回掷,致其殒命;雍正下旨“丁乞三仔情有可原,着依例从宽免死”。9岁幼童因讨要葫豆不得而殴毙同龄人;乾隆认为幼童因一件小事就有了杀人的冲动,危害性极大,须依《大清律例》,处以绞刑,不得宽减。据此可知,清朝( )
    A . 律例合编保护了未成年人 B . 矜老恤幼体现了礼法合一 C . 君主专制达到了历代巅峰 D . 司法审判融入了理性因素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月考)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以下条文( )

    215条:医生用青铜刀治愈全权自由民之重伤或眼内障者应得10个银币。

    216条:如患者为非全权自由民,应得5个银币。

    217条:如患者为奴隶,由其主人支付医生2个银币。

    218条:如医生用青铜刀为自由民割治,造成患者死亡或致眼损害者,应处以断指之罪。

    ①主要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②说明青铜农具得到广泛使用

    ③反映出社会等级的差别 ④可用于研究古巴比伦的医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月考)  有学者认为,“文化之最易吸收异质者,为表层,即衣食住行及其所体现之情趣爱好:最难以吸收异质者,为底层,即价值观念及哲学观。”依其意,来自古印度的佛教最终融合为中华文化一部分的标志是( )
    A . 宋明理学的形成 B . 汉译的佛经词汇成为中国语言 C . 本土化佛教外传 D . 佛教建筑艺术石窟的大量修建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唐律与儒家典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所谓:“失礼之禁,著在邢书”。由下表可知(   )

    《礼记》:“悼与耄(幼童和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

    《唐律疏议》:“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

    《孝经》:“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唐律疏议》:“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徒刑,流放);告(发)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

    A . 唐朝以严刑峻法治国以保证惩戒效果 B . 唐朝鼓励亲属间相互告发以维护治安 C . 唐律将儒家思想与法律内容密切结合 D . 唐律是秦汉以来封建法律的集大成者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1983—1988年我国的劳模表彰活动,在继续提倡吃大苦耐大劳精神的同时,更注重表彰知识分子和经营型人才,如发明汉字编码方案的王永民、研究河蟹育苗新技术的赵乃刚。这一时期的劳模表彰( )
    A . 立足法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B . 满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 C . 促进了国家战略的重大调整 D .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 1. (2024高二下·蓬溪月考)

    对比上述两则材料所得出结论,较为准确的是( )

    A . 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 B . 士人承担教化的重任 C . 推广重视家训的经验 D . 乡约逐步带有强制力
  • 1. (2024高二下·南充月考) 宋代出现了众多书写异域的著作,如沈括的《熙宁使史契丹图钞》、朱彧的《诸蕃志》《萍州可谈》 《岭外代答》等。这些著作都是据作者见闻记录,所叙述的山川地理、风俗人情、动植物产等趋于客观真实,与以前志怪笔记中的异域想象大异。这反映了当时( )
    A . 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自觉意识 B . 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治学态度 C . 开疆拓土经略异域的雄心壮志 D . 革故鼎新富国强兵的时代精神
  • 1. (2024高一下·泸县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墨家以“兼爱”“非攻”等立场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存则天理灭。”“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摘编自朱熹《朱子文集》

    材料三  明清之际的学者重视把学术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关注社会风习,并突破传统政治哲学的樊篱,提出了许多具有近代意义的政治观念。在学理上,明清之际的学者强调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密切结合,注重学术研究的社会效用。在君权和民众问题上,王夫之、黄宗羲等人强调民众利益高于君权、高于一家一姓之利益。

    ——摘编自王记录《论明清之际士大夫思想观念的蜕变》

    1. (1)  据材料一,指出儒墨法三家思想各自核心主张,并结合所学概述百家争鸣的影响。
    2. (2) 据材料二,概况宋代理学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3. (3) 据材料三,概括体现明清之际新思想的主张。从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你有何认识?
  • 1. (2024高二下·广安月考) “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自由民在诉讼案件中提供罪证,而所述无从证实,倘案关生命问题,如此应处死;倘法官审理讼案,作出判决,提出正式判决书,而后来又变更其判决,如此应揭发其擅改判决之罪行,科之以相当于原案中之起诉金额的十二倍罚金。”这些规定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   )
    A .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 借鉴了罗马法司法原则 C . 导致司法程序复杂繁琐 D . 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 1. (2024高二下·广安月考)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文体事业不断发展,冬奥会、全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受到世界广泛关注,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充分彰显,汇聚起强大力量,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这反映出中国文体事业发展(   )
    A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 承载着文明交流与民族复兴 C . 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D . 推动了世界格局调整与发展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5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