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如图为公元1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佛像。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这类佛像的造像风格可用于佐证( )

    A . 亚历山大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 B . 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 . 古希腊人殖民扩张产生的影响 D . 古印度地区佛教对种姓制度的一定冲击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古埃及的奥西里斯崇拜以正义和来世观念为核心,原本只得到王室的尊崇,而后逐渐向地方权贵乃至普通大众扩展。这一变化有利于( )
    A . 宣扬君权神授思想 B . 强化社会等级观念 C . 维护国家秩序稳定 D . 促进人文意识觉醒
  • 1. (2024高三下·东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的不完全统计和估算,自从1840年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历次战争掠夺、盗掘及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超过1000万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多达100余万件。中国的文物主要流失到欧美各国以及日本等国家。

    ——王开玺《圆明园三百年祭下》

    材料二 

    (2023年,十二兽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重聚圆明园,距离上次的离别已时隔163年)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从“文物的流失与回归”“文物的传承与保护”中选择一个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被阿卡德人接受,巴比伦人、亚述人先后采用。此外,埃兰人、赫梯人、胡里特人等也根据各自需要,对楔形文字加以改变并使用。1500年左右,埃及与西亚各国的交往书信也用楔形文字书写。这可用于说明( )
    A . 西亚和北非文明发展的趋同性 B .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文明高度发展 C . 苏美尔人为区域交往作出了贡献 D . 古巴比伦长期是区域的文化中心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对移民进行文化测验的法案。雷蒙德·埃文斯就此事创作了漫画《美国城墙》(见如图)。该漫画反映出( )

    注:漫画旗帜上的文字为“自由土地”,城墙上的文字为“文化测验”,漫画底端的文字为“由国会议员伯内特提出”“山姆大叔:欢迎你们一假如你们能够翻越的话”。

    A . 美国存在排外主义倾向 B . 欧亚移民的文化水平较为落后 C . 移民涌入阻碍美国发展 D . 美国科技落后急需高科技人才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五六千年前,地中海东部就已经出现埃及、巴比伦等古代帝国,它们的建立带来了东地中海地区最早的文化交融。希腊文明兴起之后,希腊人建立的殖民城邦遍布整个地中海沿岸,地中海的文化中心也由埃及转移到希腊。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与东方文明之间有了更密切的交流。公元前1世纪,罗马征服了整个地中海沿岸,将原本独立的各个文明纳入同一个政权治下,地中海文化圈最终形成。

    ——摘编自陈村富《地中海文化圈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

    材料二 学术界往往将地中海文化圈一分为二、埃及、叙利亚等东地中海地区具有浓厚的东方文明特征,以意大利为代表的西地中海地区则别具一格。希腊文化源自埃及,同时希腊文化也为东方文明所吸收。而最终征服环地中海地区的罗马,在文化上展现了更多的开放与包容,不仅对希腊文化照单全收,对埃及等东方文明也多有吸收,成为地中海新的文化中心。而罗马的征服又将文明带到了原本落后的西欧地区。

    ——摘编自谌中和《地中海文化圈与西方文明独特性的根源——兼与陈村富教授商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中海文化圈形成的有利条件。
    2. (2)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地中海文化圈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中海文化圈形成的影响。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中华文化中“中”的观念由来已久。史学家唐兰认为“中”最初为氏族时代议事场所居中之徽帜,群众望之而趋附,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因更引申为一切之中”。商周以降,“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成为重要的政治思想。这反映出( )
    A . 早期政治的中央集权特点 B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C . 古代建都以地理中心为主 D .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据如表可以推断出玛雅人的多神崇拜主要源于( )

    玛雅主要神灵

    神灵

    职能

    天神

    赐给地球雨水,使土地适合种庄嫁,避免灾难

    太阳神

    健康、音乐、诗歌、书法(与羽蛇神相关)

    月亮神

    掌管各种水体、丰收、彩虹、分娩、纺织、洪水

    雨神

    掌管雨水充沛、避免干旱

    羽蛇神

    掌握雨季、播种、收获、五谷丰登,太阳神的化身

    A . 神灵职能的多元化 B . 各文明相对孤立 C . 农业社会发展的需要 D . 无文字,语言杂乱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派遣四路秘密使者,分头探索通往身毒的道路,但都未获成功。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人归降,东汉王朝“始通博南山道,渡澜沧水”,并与缅甸的掸族有了经济文化来往,又通过缅甸经印度人大夏。据此可知,两汉政府( )
    A . 打通了中亚到南亚的通道 B . 使西南丝绸之路得以扩展 C . 首次全线贯通东西丝绸之路 D . 开辟了西南道的商贸生命线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美国社会学家认为:人口迁移并非完全育目无序的流动,而是进循一定的规律的。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是指原居地(或者国家)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种种排斥力,它可以是战争、动乱、天灾、生态环境恶化等对某一地区具有普遍性影响的因素,也可以是某一小群体遭避的意外或不幸。拉力因素则是指移入地(或者国家)所具有的吸引力,它可以是大量呈现的新机会,也可以是仅仅对于某一小群体的特殊机遇。

    ——摘编自光持《“推—拉”合力:从社会结构视角看马来亚华人移民变迁》

    请以“人口迁移动力”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