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合江期中)  1895年,马克斯·韦伯在谈及帝国东部地主中占据领导地位的普鲁士容克阶层时说“他们自己负担劳动,如今陷入经济上的殊死搏斗,没有任何国家经济政策可以帮助他们脱离苦海并将其带回到旧日的社会角色当中。”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
    A . 工业化引起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B . 普鲁士贵族阶层丧失了政治权力 C . 区域间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D . 社会福利改革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 1. (2024高一下·合江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工业革命中普通劳工生活水平”的问题,在20世纪英国历史学界曾引发一场激烈而持久的争论。1929年,克拉潘的《现代英国经济史(第一卷)》出版,书中提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劳工生活标准在实际工资、居住条件等方面都有所改善,以往“工人阶级的一切一切都每况愈下”的观念是缺乏实证性依据的。哈蒙德提出反驳:更多更好的食品与衣物代替不了工业化对生活质量的破坏。3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争论,并在五六十年代达到最高峰,形成了观点截然相反的两个对阵营垒。

    乐观派

    悲观派

    劳工的生活标准并没有因为工业革命而恶化,并从1820年左右不断得到明显改善。

    工业革命开始后,劳工的生活标准不断恶化,而且工业化本身即是导致恶化的重要原因。

    生活标准指的是“物质生活条件”,是一些可量化的物质性指标,如货币工资、实际工资、物价水平、消费品结构等。

    生活标准包括更广泛的内容,即生活的“质”的方面。“财富的大部分明显是劳工自己的劳动成果,却又以同样明显的方式落到了雇主的手中,用心理学的观点看,这种现象在人们的感觉中十分酷似生活水平的下降”。

    “改善”是一种一般趋势,是整个劳工阶层的平均状况。

    用实际工资的平均值来说明劳工的生活标准没有意义,因为它忽略了各地区和行业之间、熟练技术工人和占大部分比例的非技术工人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

    经济的持续增长必将带来生活标准的普遍改善。

    尽管工业革命期间人均产出不断增长,但收入分配的比例却不利于劳动阶级。

    ——摘编自徐滨《英国工业革命中劳工生活标准的争论与辩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 对材料中的观点(整体, 任意派别、学者, 或任意一点均可) 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予以说明。(要求: 看法具体明确,不能简单重复材料中的观点, 说明须史论结合, 表述清晰。)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期中)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陆续设置了济贫委员会、工厂视察员办公室、卫生总局,负责解决城市住房短缺、贫民窟密布、公共卫生设施匮乏、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此外还兴建了商店、公园、仓库、车站等公共设施。这表明(      )
    A . 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B . 城市化过程中政府注重“以人为本” C . 工业化进程中城市问题日益突出 D . 城市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
  • 1. (2024高一下·重庆市月考) 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居住的大小城镇都是些可怕的地方,充满了令人厌恶的景象和气味,促进健康和幸福的东西几乎样样都缺”。这说明,工业革命(    )
    A . 促进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B . 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C . 导致了城市环境的恶化 D . 推动了社会立法的开展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传统观点认为,达·伽马首航所获利润是航行成本的60倍。而今有的学者通过史料查证以及比较当时商品价格,认为去掉远航成本、船员船只损失,实际利润只有成本的6倍左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 旧有历史研究失去价值 B . 调查考证难以揭示历史的真相 C . 立场差异造成认识不同 D . 史料的拓展助于形成新的认识
  • 1. (2024高一下·台州期中) 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它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财富,同时经济政策的制定也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就是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厂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 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工业革 命不可缺少的技术前提。此外,英国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还以满腔的热情来关注生产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机器的发明和新科学技术的使用。

    ——摘编自文档之家“工业革命为何起源于英国” 

    材料二 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春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有。

    ——狄更斯《双城记》 

    材料三 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我们的……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列宁《关于共和国的对内和对外政策》, 《列宁全集》 (第四十二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个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所具备的条件。根据材料二论述“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的具体表现。
    2. (2) 材料三体现了苏俄推行的经济政策的名称及该政策的重心?结合所学指出苏俄在两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在农业方面的变化
  • 1. (2024高一下·台州期中)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西欧人不再被扩张中的伊斯兰教围困在欧亚大陆西端。 相反,他们已通过赢得对印度洋的控制,从南面包围了穆斯林世界,而俄罗斯人则已通过征服西伯 利亚,从北面包围了穆斯林世界。 ……现在一个能以全球规模而不仅仅是以欧亚大陆规模起作用的新的中心已崛起”。关于新航路的开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出发时间

    航海家

    支持国家

    方向

    新航线

    A.

    1487

    迪亚士

    葡萄牙

    往东

    到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B.

    1497

    达·伽马

    葡萄牙

    往东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C.

    1498

    哥伦布

    西班牙

    往西

    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D.

    1519

    麦哲伦

    西班牙

    往西

    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一下·丽江月考) 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西班牙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英国人发现了南大西洋、南太平洋等多处岛屿: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的探险队进入了北美腹地。据此可以推知,新航路开辟( )
    A . 打乱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B . 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 C . 改变了地理区位的分布 D . 促使人类生活方式改变
  • 1. (2024高一下·丽江月考) 综合下图信息,最适合探究的主题是( )

    A . 物种的世界性流动 B . 世界已成为紧密联系整体 C . 世界商品市场形成 D . 东西方传统商贸往来扩大
  • 1. (2024高一下·乌鲁木齐月考) 14~16世纪,英国议会制定了11部禁奢法令,规定了社会各等级、各阶层饮食与服饰消费标准;但到1604年英国废除了所有现存的禁著法。禁奢法废除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文主义思潮对消费观念的冲击 B . 议会与国王长期政治斗争的影响 C . 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D . 世界市场的形成冲击了传统观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