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杭州月考)  LED灯珠用半球形透明介质封装,如图所示,有一个半径r为3mm的圆形LED光源AB,其表面可以朝各个方向发光,现将AB封装在一个半球形透明介质的底部,AB中点与球心O重合。半球形介质的折射率为1.5,为使LED光源发出的所有光都能射出球面,不考虑二次反射,则透明介质球半径R至少为(    )

      

    A . B . 4.5mm C . D . 9mm
  • 1. (2024高二下·杨家坪月考)  图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在t=4s 时刻,质点的(  )

    A . 速度为零,位移为正的最大值 B . 速度为零,位移为负的最大值 C . 速度为正的最大值,位移为零 D . 速度为负的最大值,位移为零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月考)  实验室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铅球,某同学将两球从图甲中左、右两个圆筒的正上方相同高度处同时静止释放,两球分别与左、右两个筒的底部发生碰撞并反弹。已知左筒底部为钢板,右筒底部为泡沫,用压力传感器同时测出撞击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②,如图乙所示,则(  )

    A . 曲线②代表左球的碰撞情况 B . 两小球到达圆筒底部时,碰前的动量相等 C . 自碰撞过程中,两小球所受重力的冲量相等 D . 若测得曲线①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等,则曲线①对应的小球碰后反弹速度更大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月考)  如图,圆形水平餐桌面上有一个半径为r,可绕中心轴转动的同心圆盘,在圆盘的边缘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与桌面的摩擦因数均为。现从静止开始缓慢增大圆盘的角速度,物块从圆盘上滑落后,最终恰好停在桌面边缘。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圆盘厚度及圆盘与餐桌间的间隙不计,物块可视为质点。则(  )

    A . 小物块从圆盘上滑落后,小物块在餐桌上做曲线运动 B . 餐桌面的半径为 C . 物块随圆盘运动的过程中,圆盘对小物块做功为 D . 物块在餐桌面上滑行的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月考)  杜甫在《曲江》中写到: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平静水面上的处,“蜻蜓点水”时形成一列水波向四周传播(可视为简谐波),三点与在同一条直线上。图示时刻,在波谷与水平面的高度差为在不同的波峰上。已知波速为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 , (  )

    A . 点振动频率为 B . 到达第一个波峰的时刻,滞后 C . 从图示时刻起,经过时间之间的距离增大 D . 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点的振动方程是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月考)  长郡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将一带遮光条的小球用长为L远大于小球的半径)的细线悬挂在力传感器上(它能将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在力传感器正下方适当位置固定一光电门。实验步骤如下:

    1. (1)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 如图2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
    2. (2) 在细线伸直的情况下从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此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一直在变化,应该记录力传感器示数的(填“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3) 改变小球的释放位置,多记录几组挡光时间t和对应的力传感器的测量结果F
    4. (4) 以为横坐标,以F为纵坐标,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描点如图3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月考)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甲所示,阳光下观察竖直放置的肥皂膜,看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产生的 B . 如图乙所示,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通信手段,它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来传递信息的 C . 如图丙所示,在多雾或多雨的城市中,采用红灯图作为各种交通警示,原因是红光容易产生干涉 D . 如图丁所示,立体电影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 1. (2024高三下·湖北模拟)  2030年以后,我国航天领域将进一步向深空进行探索。在某一星球表面的试验基地中,可以人员进行如下研究,光滑水平桌面上放一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半径 , 质量。一个质量为的小球从圆弧轨道顶端沿轨道静止释放,测得小球离开圆弧轨道时的速度大小为2m/s。已知地球的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该星球的半径大小为地球半径的1.5倍,忽略星球的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B . 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4∶3 C . 该星球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D . 该星球与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9∶2
  • 1. (2024高三下·湖北模拟)  某实验小组想利用杨氏双缝干涉装置测量某红光的波长,他们利用普通光源按照如图甲所示的摆放顺序安装好实验器材,最终在目镜中观察到了如图乙所示的红光的干涉条纹。

    1. (1) 若将普通光源换成改红色激光光源,则下列____仪器可以撤掉;
    2. (2) 通过测量头,记录A、B两条亮条纹的位置如下图,其中A位置的读数为mm;相邻亮条纹的间距为mm;

    3. (3) 已知双缝间的距离 , 双缝到屏的距离为 , 则该红光的波长为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三下·湖北模拟)  如图所示,x轴上有两个波源S1、S2 , 位置坐标分别为-6m、6m,两个波源形成的简谐横波已沿x轴稳定传播,波速均为1m/s,形成了稳定的干涉。从某时刻开始,波源S1的振动方程为 , 波源S2的振动方程为 , x轴上A点的位置坐标为0.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列波的波长均为2m B . 2s内,A点走过的路程为40cm C . S1S2连线间共有6个振动加强点 D . S1S2连线阃共有7个振动减弱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