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上海市月考)  在地面上以速度v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且不计空气阻力,那么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

  • 1. (2024高一下·上海市月考)  某人将一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提到高空的过程中,重力做功 , 空气阻力做功 , 人对物体做功 , 取地面重力势能为零,则(    )
    A . 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等于 B . 物体的动能等于 C . 物体的机械能等于 D . 物体的机械能等于
  • 1. (2024高三下·南宁模拟)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4m、长为L的木板右端紧靠竖直墙壁,与墙壁不粘连。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滑上木板左端,滑到木板右端时速度恰好为零。现滑块以水平速度kvk未知)滑上木板左端,滑到木板右端时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滑块以原速率弹回,刚好能够滑到木板左端而不从木板上落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滑块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 B .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C . k=2 D . 滑块弹回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 1. (2024高三下·昭平模拟)  在地面上方空间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水平方向匀强磁场,一电荷量为+q、质量的带电小球以水平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运动轨迹如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从轨迹的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 B . 小球运动到轨迹的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 . 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g D . 小球在竖直面内运动轨迹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
  • 1. (2024高三下·昭平模拟)  向楼房的高层运输建筑材料时为了尽可能节省能量,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P为质量为m的待运输材料,Q为与待运输材料质量相等的配重,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在Q上加上一定质量的物块,P将加速向上运动,当Q落地后,P将减速运动。不计定滑轮的重力、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为了使P上升至时速度恰好减小到零被工人接住。求:

    1. (1) 在Q上加上的物块的质量
    2. (2) P加速上升时,固定定滑轮的N处承受的拉力。
  • 1. (2024高三下·昭平模拟)  在竖直墙壁上距离地面约2.5m高度处的O点和O点正下方1m处的点分别钉一长钉,在O点处的长钉上系一长度的轻质细线,细线下端系上质量的小球。将小球拉至几乎碰到小丽同学的鼻尖A处(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无初速度释放。已知 , 小球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释放小球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B . 细线即将碰到处的长钉时,细线所受的拉力大小为15N C . 细线碰到处的长钉时,细线所受的拉力大小突然变为17N D . 小球返回后能与小丽同学的鼻尖发生碰撞
  • 1. (2024高三下·惠州)  研究“蹦极”运动时,在运动员身上系好弹性绳并安装传感器,可测得运动员竖直下落的距离h及其对应的速度v , 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运动员及其所携带装备的总质量为60kg,弹性绳原长为10m,弹性绳上的弹力遵循胡克定律,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120N/m B . 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先超重再失重 C . 运动员在最低点处加速度大小为 D . 运动员在速度最大处绳子的弹性势能为3000J
  • 1. (2024高三下·揭阳模拟)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4m、长为L的木板右端紧靠竖直墙壁,与墙壁不粘连。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滑上木板左端,滑到木板右端时速度恰好为零。现滑块以水平速度kvk未知)滑上木板左端,滑到木板右端时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滑块以原速率弹回,刚好能够滑到木板左端而不从木板上落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滑块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 B .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C . k=2 D . 滑块弹回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 1. (2024高三下·深圳模拟)  如图所示为某一弹射游戏简化模型的俯视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建立平面坐标系,ef右侧水平面内有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区域足够大),已知ef平行于y轴。一轻质绝缘弹簧一端固定在坐标原点O处,另一端与一质量为0.2kg不带电绝缘物块A相连,此时弹簧轴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弹簧被压缩后锁定,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0.2J。再将一质量为0.2kg的带电量的物块B紧靠着物块 A,A、B不粘连,现解除锁定,物块沿弹簧轴线运动到电场边界上坐标为(0.6,0.45)的M点时,A、B恰好分离,物块B进入电场。A、B分离后,经过1s,物体A做简谐运动第一次达到最大速度(运动过程中弹始终在弹性范围内,A、B均视为质点)。求:

    1. (1) A、B物块脱离的瞬间,B物块的速度大小及脱离后A运动的周期;
    2. (2) 当物块B运动到距离y轴最远的位置时,分离后物块A恰好第4次达到最大速度,求电场强度大小及此时物块B所处位置的坐标。
  • 1. (2024高三下·深圳模拟)  如图甲所示为固定安装在机车头部的碰撞吸能装置,由一级吸能元件钩缓装置和二级吸能元件防爬装置(可压缩)构成。某次碰撞实验中,一辆总质量为45t的机车以6m/s的初速度与固定的刚性墙发生正碰。开始仅触发一级吸能元件钩缓装置(由缓冲器与吸能管组成),其弹力随作用行程(压缩量)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缓冲阶段,缓冲器弹力与压缩量成正比,属于弹性变形。作用行程为55mm时,达到最大缓冲极限,缓冲器被锁定,钩缓装置中吸能管开始平稳变形,产生的弹力恒为 , 其作用行程为110mm。吸能管行程结束后,钩缓装置迅速刚化,此时启动二级吸能元件,防爬装置被压缩产生恒定缓冲作用力,此过程行程为225mm 时,机车刚好停止,车体完好无损。(设每次碰撞过程中,该吸能装置的性能保持不变,忽略其它阻力影响。)求:

    1. (1) 一级吸能元件钩缓装置通过缓冲与吸能管变形过程总共吸收的能量;
    2. (2) 二级吸能元件工作时的缓冲作用力及作用时间;
    3. (3) 为了测试该吸能装置的一级吸能元件性能,将该套吸能装置安装在货车甲前端,货车甲总质量为66t,与静止在水平面上无制动的质量为13.2t的货车乙发生正碰(不考虑货车的形变),在一级吸能元件最大吸能总量的60%以内进行碰撞测试(碰撞时若钩缓装置的吸能管未启动时,缓冲器能像弹簧一样工作)。 求货车乙被碰后的速率范围。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4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