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湖北模拟) 如图所示,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挂衣架,从侧面观看,我们可以把挂衣架简化为一个倒“T”型,竖直杆与底座中点固定连接.已知某个挂衣架高度为 , 底座长度为2L , 挂衣架上挂有总质量为m的衣服,忽略挂衣架自身重力.现在有持续强风垂直于“”平面刮过挂衣架,强风对衣服有水平风力,使得衣服与竖直方向成夹角β,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水平风力减小,衣架对衣服作用力增大 B . 当水平风力大小超过时,挂衣架会翻倒 C . 当水平风力大小超过时,挂衣架就会翻倒 D . 为防止挂衣架被风刮倒,可以减少悬挂衣服的质量
  • 1. (2024·湖北模拟)  如图所示,某款手机支架由“L型”挡板和底座构成,挡板使用一体成型材料制成,其ABBC部分相互垂直,可绕O点的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调节,ABBC部分对手机的弹力分别为F1F2(不计手机与挡板间的摩擦),在“L型”挡板由图示位置顺时针缓慢转至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1逐渐增大,F2逐渐减小 B . F1逐渐减小,F2逐渐增大 C . F1逐渐减小,F2先增大后减小 D . F1先增大后减小,F2逐渐减小
  • 1. (2024·武汉模拟)  如图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重环,绕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一端与重环相连,另一端施加拉力F使重环从A点缓慢上升到B点。设杆对重环的弹力大小为 , 整个装置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在此过程中(  )

    F逐渐增大,逐渐增大

    A . F逐渐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B . F先减小后增大,逐渐增大 C . F先减小后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 1. (2024高三下·湖北模拟) 如图所示,一轻质光滑定滑轮固定在倾斜木板上,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物块A、B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B间的接触面和轻绳均与木板平行。A 与B 间光滑、B 与木板间有摩擦力。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时,物块A、B刚好要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θ缓慢变小,绳子拉力变小 B . θ缓慢变小,B 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变大 C . θ缓慢变大,绳子拉力变小 D . θ缓慢变大,B 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变大
  • 1. (2024高三下·成都模拟)  某研究小组利用所学物理知识,研究篮球鞋的防滑性能。同学将球鞋置于斜面上,逐渐增大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当夹角等于37°时,篮球鞋恰好开始滑动,设篮球鞋滑动摩擦力等于其最大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需测量篮球鞋质量后,才能求得篮球鞋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 B . 鞋子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6 C . 人穿上鞋子踩在相同材料板上时,压力增大,动摩擦因数也会变大 D . 篮球鞋开始滑动前,摩擦力随夹角增大而变大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期中)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圆周的柱状物体A,A与墙面之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B,整个装置保持静止。若将A的位置向右移动稍许,整个装置仍保持平衡,则( )

    A . 地面对A的支持力不变 B . 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C . 墙对物体B的作用力减小 D . 物体A对B的作用力减小
  • 1. (2024高一下·宜昌期中)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置一个绝缘支杆,支杆上的带电小球A位于光滑小定滑轮O的正下方,绝缘细线绕过定滑轮与带电小球B相连,在拉力F的作用下,小球B静止,此时两球处于同一水平线。假设两球的电荷量均不变,现缓慢拉动细线,使B球移动一小段距离,支杆始终静止。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线上的拉力一直增大 B . B球受到的库仑力不变 C . B球受到的库仑力一直变大 D . 支杆受到地面向右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 1. (2024高二下·陆河期中)  如图所示,有一小磁扣将一张记事纸压在冰箱上面,小磁扣与记事纸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记事纸受4个力作用 B . 冰箱对记事纸的压力大于小磁扣对记事纸的压力 C . 小磁扣对记事纸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D . 冰箱会受到小磁扣的磁力和弹力两个水平方向的力作用
  • 1. (2024高一下·南宁期中) 如图,两个质量均为2kg的物块均可视为质点分别放在支架的上端和水平端,用长为1m的细线连接,开始时细线刚好拉直且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 , 现使支架绕竖直轴缓慢加速。已知与支架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0.6,cos370=0.8,求:

    1. (1) 细线即将产生拉力时的角速度大小
    2. (2) 物块B刚好离开支架时的角速度大小及此时支架对A的作用力大小;
    3. (3) 为使A不滑离支架,支架的角速度的最大值
  • 1. (2024高三下·岳阳月考)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的着陆器在15公里高度开启发动机反推减速,到2公里高度时实现姿态控制和高度判断,转入变推力发动机向正下方的姿态,2公里以下进入缓慢的下降状态,100米左右着陆器悬停,自动判断合适的着陆点,下降到距离月面4米高度时进行自由下落着陆成功。若已知月面重力加速度约为地面重量加速度的六分之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嫦娥三号着陆器高度下降到100m之前机械能在减小,100m之后机械能不变 B . 嫦娥三号着陆器悬停时发动机需要工作 C . 嫦娥三号着陆器落上月面时的速度约3.6m/s D . 嫦娥三号着陆器还可以利用降落伞来实现软着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