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湖南模拟) 从黄河到地中海,丝路共建尚和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我们可借鉴 ( )

    ①以色列在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经验
    ②阿拉伯帝国吸收、消化外来文化融合发展

    ③亚历山大帝国东征不断扩大版图
    ④拜占庭帝国编纂《罗马民法大全》治理国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湖南模拟) “部民”变“公民”,“大和”变“日本”,“奴隶制”变“封建制”,这些变化源于( )
    A . 大化改新 B . 彼得一世改革 C . 明治维新 D . 1861年农奴制改革
  • 1. (2024·长沙模拟) 8世纪,阿拉伯都城巴格达市场上汇聚了来自各地的商品。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和丝绸;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和染料;从中亚细亚运来的红宝石、织造品;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和毛皮。这表明(    )
    A .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 . 阿拉伯帝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C . 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的桥梁 D . 商业的发展是阿拉伯帝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 1. (2024·新邵模拟) 某校九年级(5)班举办了一次历史知识竞赛,要求参赛者根据提示词,判断相应的主题。以下这组提示词反映的主题是( )

    埃及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阿拉伯数字

    A . 古代亚非文明成果 B . 封建时代的欧洲 C .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D . 走向近代的亚洲
  • 1. (2024九下·德庆月考) 在倒幕和维新的过程中,日本的下级武士精英为使自身行为站在法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始终打着天皇旗号,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皇权威,打破了权力博弈的均势。据此可知(    )
    A . 明治政府权威遭受挑战 B . 社会转型受政治传统影响 C . 改革策略脱离日本国情 D . 天皇的独裁统治得到延续
  • 1. (2024·龙湖模拟)  有学者评价他,“要想在世界上找一个比阿拉伯人更涣散的民族,是很困难的。有一个人站起来,居然实现了一件不可能的事——就是把这些好战的因素统统联合起来”他是( )
    A . 释迦牟尼 B . 穆罕默德 C . 亚历山大 D . 苏格拉底
  • 1. (2024·普宁模拟)  《资治通鉴》载:“(高)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至怛罗斯城,与大食遇。相持五日,……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余才数千人。”这次战役(   )
    A . 使阿拉伯帝国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B . 推动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传播 C . 使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D . 推动了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的西传
  • 1. (2023九下·顺德)  在这场改革前,国家经济基础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改革中实行的班田收授法以唐朝均田制为蓝本,国家每隔六年授田一次给公民,即为公田,不得买卖。材料中,以“六年授田一次”的改革即(   )
    A . 梭伦改革 B . 大化改新 C . 农奴制改革 D . 明治维新
  • 1. (2024·岳池模拟)  中国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材料表明,阿拉伯人( )
    A . 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B . 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C . 解放了欧洲人的思想 D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 1. (2024·隆回模拟) 阿拉伯化学家加比尔的著作被译成拉丁文后,成为西欧炼金术和化学的基础。今天通用的一些化学药品名称,像酒精、樟脑、苏打等,都是从阿拉伯语中来的。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
    A . 传承了古希腊文明 B . 沟通了东西方贸易 C . 架起了文化的桥梁 D . 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