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绥江模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史实体现的是( )
     
    A .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 B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 .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 .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 1. (2024·安新模拟) 许多非洲国家独立前,是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或矿产品的出口国,形成了“花生之国”“棉花之国”“可可之国”“铜矿之国”等。这表明,上述国家,当时( )
    A . 农业资源丰富 B . 自然条件恶劣 C . 人口外流严重 D . 经济结构单一
  • 1. (2024·邯郸模拟) 日本产业政策一览:1945—1955年,以倾斜生产方式为核心的产业复兴政策;1955—1973年,贸易立国战略下的产业保护育成政策;1973—1985年,“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策;1985—1990年,提出以对外实现“国际水平分工”和对内实现“知识融合化”作为产业结构的新发展方向;90年代以来,提出“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策。由此可见,二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
    A . 民主改革 B . 重视发展教育 C . 指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D . 政府的干预
  • 1. (2024·邯郸模拟) 美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和代表,其意识形态中反共、反苏的理念十分明显。1945年9月美国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54%的美国人相信美国和苏联在战后能够合作。两个月后,这一数字下降到44%,到了1946年2月,这一数字下降到35%.这表明(    )
    A . 意识形态对立加速国际社会分裂 B .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无法合作 C . 美苏同盟破裂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D . 遏制苏联成为全体美国民众共识
  • 1. (2024·墨玉模拟) 20世纪50—70年代初是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美国、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 . 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B . 利用外来的经济援助 C . 建立了区域合作组织 D . 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 1. (2024·博罗)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    )
    A . 纽约画派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 B . 纽约画派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C . 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 D . 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 1. (2024·潮州模拟)  1955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亚非会议发言:“我们亚洲和非洲的国家难道除了亲共或反共之外就没有别的积极可为的作用吗?……我无法忍受看着亚洲和非洲的各个伟大国家才摆脱了奴役的桎梏获得自由,却又受到如此的轻蔑和侮辱。”这反映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 )
    A . 追求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B . 积极援助各地民族解放运动 C . 积极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D . 团结一致反对资本主义阵营
  • 1. (2024·潮州模拟)  下表中美国核武器数量的变化反映出( )

    时间

    1946年

    1948年

    1952年

    1954年

    1962年

    数量/枚

    9

    50

    841

    2000

    28000

    A . 美国科技领先苏联 B . 两极格局形成 C . 多极化趋势出现 D . 冷战不断升级
  • 1. (2024·惠东模拟)  从图这块硬币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 .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B . 世界走向多极化趋势 C . 英国脱离欧洲联盟 D .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 1. (2024·惠东模拟)  1947年初马歇尔在莫斯科外长会议结束后,认为苏联“正在尽一切可能实现欧洲的彻底崩溃”,产生了“防止欧洲(经济)完全崩溃”的想法。据此,美国提出了( )
    A . 杜鲁门主义 B . 欧洲复兴计划 C . 尤里卡计划 D . 星球大战计划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6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