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达州)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下列选项叙述有误的是(    )
    A .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当今世界局部冲突的重要根源 B . 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C . 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D . 世界贸易组织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 1. (2024·达州)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B . 1942年,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 .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 D . 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
  • 1. (2024·达州)  1922年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请问签订该公约的会议是(    )
    A . 巴黎和会 B . 华盛顿会议 C . 开罗会议 D . 雅尔塔会议
  • 1. (2024·烟台)  经济政策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灵活的经济政策调整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视角一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经济政策探微】

      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间接过渡”代表的经济政策的名称,并分析其“两允许”的成效。

    2. (2) 【视角二  大萧条时期美国反危机实践探析】

      材料二

      危机表现

      反危机实践

      证券市场的崩溃,引发了连镇反应,从此以后,开始了资本主义国家长达4年的大萧条时期……银行、工厂、企业和投资者接二连三的破产使美国陷入了大萧条的深渊之中,这次经济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其他工业国家。对千百万人而言,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条件无法得到满足。

      ——杨林《中外经济史》

      实施《紧急银行法》,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实施《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实施《联邦紧急救济法》;举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实施《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保护劳工权利。实施《社会保险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魏绪乐《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危机表现”和“反危机实践”二者的特点。

    3. (3) 【视角三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探寻】

      材料三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政策调整要符合国情”这一论题,展开论述。(要求:选择其中两次“调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叙述完整)

  • 1. (2024·烟台)  变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它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  中国古代重大改革(部分)

      事件

      措施

      影响

      在战争中杀敌一人赐爵一级,或授予50石俸禄的官职;杀敌军官一人,赏爵一级,田一顷,宅地9亩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北魏

      孝文帝改革

      在朝廷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禁止说鲜卑语,改说汉语;改繁复的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王安石变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整理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表。

    2. (2) 材料二

      ——整理自刘松柏  何成刚  梁晓东《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是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创立的历史意义

    3. (3) 材料三  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战后改革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由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向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而其每次社会转型的结果,一方面跨越式前移了本国的国际“站位”,另一方面也潜伏下祸国殃邻之隐患。

      ——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三中作者认为日本三次社会转型都产生了两方面结果,结合所学知识,以明治维新为例加以佐证。

    4. (4) 材料四  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钱乘旦  许洁明《英国通史》

      根据材料四,概括推动英国从“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的因素。

  • 1. (2024·烟台)  无论从区域经济整合到全球影响力提升,还是从本国独立外交到未来发展预期,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时期像21世纪第三个10年初始阶段这样,非西方国家呈现出群体性独立自主式崛起,展现了蓬勃发展的生机与自主成长的活力。材料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    )
    A .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确立 B . 霸权主义造成地区冲突不断 C . 政治军事集团的不断涌现 D . 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
  • 1. (2024·烟台) 下图是某战役图解,该战役(    )

    A .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 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 .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 .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 1. (2024·烟台)  这场由扎格鲁尔等人领导的、持续了近30年的爱国民族主义运动,迫使英国废除了殖民保护制度,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反映的是(    )
    A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 . 华夫脱运动 C . 卡德纳斯改革 D . 纳米比亚独立
  • 1. (2024·烟台)  由英法美操纵的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列强为了实现各自目的尔虞我诈、矛盾重重几经讨价还价,终于在1919年6月28日签署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随后协约国同其他战败国也相继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解决了欧洲、非洲和西亚战后秩序问题。由此可见,该会议(    )
    A . 确立的国际秩序由大国主导 B . 保障了战后永久和平 C . 消除了参战各国之间的矛盾 D . 体现了平等协商原则
  • 1. (2024·盐城)  2021年至2023年,乍得、马里、几内亚、苏丹等8个非洲国家至少发生11次政变,年均政变数量接近上世纪非洲政变高发期水平。材料表明,当今世界(   )
    A . 和平与发展面临着挑战 B . 美苏冷战造成社会动荡 C . 世贸组织缺乏机制调节 D . 环境恶化导致冲突加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