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2004年网上流行的社会新闻图片中,网民点击率最高、议论最热烈的图片都是反映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这说明对底层社会的人文关怀仍是一个热门话题。 B . 为了确保边远和异地网上录取工作顺利进行,我省加大了投入,积极做好各项硬件配备、软件开发和技术保障。 C . 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D . 在李白的一生,绝非置身云端,飘然而来,飘然而去;而是足踏大地,从风里、雨里、泥泞里,甚至惊涛骇浪里度过他的一生。
  • 1.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恩全都恰当的一句是(     )

    A . 商业银行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的原则,规范地透露经独立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而不能私下披露。 B . 在丹麦举行的体操世锦赛上,鞍马王肖钦的出色表现,不仅稳定了中国队的阵脚,也稳固了队友的信心。 C . “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那些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深受教育。 D .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为政清廉,自觉接受“八荣八耻"教育,这样才能上行下效 , 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
  • 1. 《爱莲说》中,感慨真的隐士少,而趋炎附势、追逐富贵多的两句是: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一)微笑,并保持微笑     

    尚德琪

    不久前,一位朋友发来一条手机短信,用4个英语单词对“SARS”进行了全新的解释:Smile And Retain Smile。

    并注明它的意思:“微笑,并保持微笑。”无独有偶,5月8日《南方周末》上的一则公益广告,其主题内容正是这4个英语单词和这一行简单的汉字。

    在非典肆虐的紧要关头,这种不乏幽默的“另类释词”,不仅表现了一种智慧,也传达出老百姓在抗击非典过程中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

    非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微笑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表情。非典不是微笑的惟一理由,却使微笑更具魅力。

    医生的微笑是一种坚定

    著名摄影家解海龙曾为希望工程捕捉了一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在“非典时期”,他又“捕捉”了一双饱含微笑的大眼睛。《北京青年报》5月10日发表了解海龙拍摄的北京佑安医院传染科主任孟庆华在抗非典前线的特写照片。孟庆华戴着大口罩,戴着护士帽,能看到的只有一双大眼睛。但眼睛中所流露出的微笑,是那么的不经意,又是那么的深情;是那么的从容,又是那么的坚毅。

    解放军302医院9位护士姐妹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鏖战,于5月初走下了抗非典第一线。

    24岁的段艳蕊在回顾这一段经历时说:“虽然隔着口罩,病人看不清我的脸,可我相信,从我的眼神中,病人能感受到微笑。”(《人民日报》5月12日)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在抗非典第一线以身殉职。但是,她在护理过程中那天使般的微笑,却永远留在了患者的心中。今年护士节落成的叶欣雕像,使她的笑容变成了永恒:叶欣依然身穿护士服,依然面带微笑。那微笑曾经给许多患者以希望,也必将给更多的患者以希望。

    法国哲学家阿兰在他最著名的著作《幸福散论》中说过:“在医生的药箱里,没有别的药品比微笑更能带来迅速、和谐的疗效。”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医护人员充满坚定的微笑,传送的正是病人最需要的感染力。

    患者的微笑是一种信心。

    在电视荧屏上,在各种报刊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非典病房里的画面。和医生一样,病人也都戴着大口罩。但是,不用语言,病人们同样能表达他们的情感。在对医护工作表示满意时,他们会微笑着竖起大拇指;在向外面的世界传达他们的状态时,会微笑着伸出两根指头,做出必胜的手势。

    住院的人,谁都会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从患者的微笑中,我们也知道里面的世界也并非很无奈。一位患者说过,非典可能夺去人的生命,但却无法夺走人的信心。如果说非典病魔终被战胜,那么首先就不能在精神上输掉。从病人的微笑中,我们能读出迎战非典的乐观,也能读出战胜非典的信心。

    大家的微笑是一种平静

    《北京日报》4月30日刊发了一组反映非典时期北京人寻常生活的图片。微笑可以说是这组图片的主题。一位女孩的特写照片特别引人注目,大大的口罩遮住了她的大半个脸,“严防死守”4个字则占据了整个口罩。但大大的口罩更加突出了那双满含微笑的大眼睛,“严防死守”4个字则使她的微笑更加生动感人。

    突如其来的非典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非典时期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处处荡漾着微笑;非典时期的内心世界中,仍然需要一片宁静的天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微笑的感染力是互相的,也是无限的。不吝微笑的人,必将从微笑中得到得更多。

    我们应该多问问别人,也多问问自己:“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一首流行歌曲《祝你平安》的歌词)我们应该多提醒自己,也多提醒别人:“让我们把手洗干净,然后握得更紧;让我在十八层口罩后面,看看你微笑的眼睛……”(一则正在流行的“民谣”)微笑,并保持微笑。

    我们一定会笑到最后。

    【注】这篇报道于2003年非典期间发表在《甘肃日报》,获2004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 (1)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一条最根本的规律。试举两例分析这篇新闻是如何体现这一规律的。

    2. (2) 请分析本文的主标题的作用。

    3. (3) 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二)大猩猩比专家还高明?                  

    林 衍

    埃利奥特是个奇怪的病人。他有着超高的智商与过人的谈吐,却无法决定用蓝色的笔还是黑色的笔写作,不能选择听哪个电台的广播,每到饭前必须到很多个餐厅比较菜单、环境甚至灯光效果,却往往徒劳无功。甚至当医生给出了两个复诊日期供他选择时,他都要花费足足半个小时时间在记事本上列出两个日期的好处和坏处,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简单说来,他失去了决定的能力。

    这一切源于几个月前的一次小手术,医生在他的大脑皮层靠近额叶的地方切除了一小块肿瘤。此后,埃利奥特就奇怪地丧失了情绪体验的能力,即使看到刺激性很强的图片,如血肉模糊的脚或着火的房子,也变得无动于衷。

    在上世纪 80 年代,这一病例令人感到震惊。当时的神经科学普遍认为情绪是非理性的, 一个没有任何情绪的人理应能够做出更好的决定, 最简单的推理是,如果没有感情用事,人们就不会刷爆信用卡。

    在《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如何让那个大脑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书里,作者乔纳·莱勒这样解释埃利奥特现象——他损伤的脑区是被称作眶额叶皮质的组织,专门负责将感官层面的情绪整合到决定过程中。当某人被某道菜吸引时,情绪脑系统会告诉他“就该选择这个”,而一旦这种神经连接受损,我们将无法做出有分寸的决定。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感情用事,人们连刷哪张信用卡都不知道。

    那么,在通常情况下做出决定的时候,我们是更该听从直觉还是分析做出决定呢?

    美国心理学家蒂莫西·威尔逊进行过这样一项实验。他找到一批大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海报,候选的作品是:一幅莫奈的风景画、一张凡·高的紫色百合以及三张有趣的小猫海报。

    在开始选择前,大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一组为不思考组,凭感觉选择。另一组测试者的任务则复杂得多,他们要回答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

    实验结果非常有趣。不思考组 95%的测试者选择的要么是莫奈,要么是凡·高。但是,那些思考组的测试者却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了小猫。而在几星期后的追踪访谈里,不思考组的测试者中没有一个人后悔自己选了印象派,选择小猫的人则有 75%以上表达了后悔之情。

    “分析过度会造成危险,你会失去知道你真得想要什么的能力,然后你选择了最糟糕的小猫海报。”威尔逊总结道。

    我有过类似的经历。小时候进商场买衣服,我总习惯于把所有买得起的品牌看个遍,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精挑细选的常常转天就后了悔,第一眼看上的则八九不离十。

    心理学家迪克赫斯认为,直觉在决定中起到多大作用往往取决于情境。当面临简单的选择时,比如厕纸、灯泡等家用品,顾客往往只需要计算性价比这一种变量。这时,思考时间越长,做出的决定越满意。一旦选择局面复杂起来,理性就败给了感性。他曾观察过在宜家宜居购买家具的人,发现人们在分析各种选择上耗费的时间越长,往往后悔的几率就越高。

    他的结论是:应该大胆启用理性脑解决简单的问题,因为这些分析不会让我们的前额叶皮层难以承受。而情绪脑这时根本派不上用场,因为直觉既不能比较商品价格也无法计算得失。当进行异常复杂的决定时,依赖理性脑则会让大脑皮层淹没在数据的海洋里而不堪重负,因为任何超过四个变量的问题都会让理性脑承受不了。这时候,直觉告诉你的往往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你的情绪脑知道的东西往往比你自己知道的要多。简单来说,情绪脑像是精致的便携式计算机,而理性脑不过是一个过时的计算器。

    但我想,真正的问题恐怕在于,人们总是不那么容易看出某个决定是不是属于复杂的类型。比如和部门同事坐在一起玩“升级”这种扑克游戏时,我常常把计算牌面上还剩下多少张主牌这种事情视为复杂的局面,并大胆运用情绪脑参与游戏。结果呢,就是我的“便携式计算机”总是被大家的“过时计算器”打败,成了个喜欢“瞎出牌”、屡屡被对家鄙视的坏典型。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1. (1) 文章写作者“小时候进商场买衣服”的经历,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 (2) 文章以“大猩猩比专家还高明?”为题,有何妙处?请根据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 1. 下列各句中,语序正确的一句是(     )

    A .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甚至是简单动画。 B . 网络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处理和存储丰富的教学讯息,同时也增加了筛选的难度。 C .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至少有两万人每天死于各种交通事故,超过了战争带来的伤亡。 D .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北人,发生在汉阳钟家村附近江畔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动人传说对我并不陌生。
  • 1. 阅读下面句子,请选择按照语意排列最连贯的一组(    )

      ①在好友晒心情、发图片、道晚安时,第一时间点个赞。

      ②点赞,可说是互联网时代的微表情、新风景。

      ③点赞之“赞”,肇始于网络社区的“赞”功能。

      ④也可以在自己阅新闻、听音乐、看电视,举手之劳点个赞。

      ⑤轻轻一击、图标点亮,用户以这种间接直观的方式,表达对相关内容的喜爱或赞同。

    A . ①③④⑤② B . ②③④⑤① C . ③⑤①④② D . ④②⑤①③
  • 1. 《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的可贵品质的句子是:

  • 1.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几年前,我们在广州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 真是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 B . “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 , 使观众深受教育。 C . 本刊将洗心革面 ,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 . 屈原是“骚体诗”的创造者,又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始作俑者 , 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 1.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 . “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 , 使观众深受教育。 C . 本刊将洗心革面 ,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 .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 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1 2 3 下一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