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阳朔期中)  如图所示,物块A、B在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一起匀速下滑。已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2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 (1) 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 物块B对物块A的摩擦力大小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期中)  某同学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动摩擦因数,图中小车质量为m,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实验时通过改变砂桶质量,实现外力的改变,桌面水平放置,细线与桌面平行,重力加速度为g。

    1. (1) 打点计时器分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如本实验中选用的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则使用的电压是____。
    2. (2) 纸带端(填“左”或“右”)与小车相连。
    3. (3) 一次实验结束后,取下纸带,相邻两个计数点时间间隔 , 用刻度尺测得 , 则B点速度,小车加速度。(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在进行多次实验后,读取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做出了图(如图2所示),其中斜率为k,纵截距为b,则动摩擦因数。(用k、b、g表示)
  • 1. (2024高二下·舟山月考)  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同学们用生活中的常见的道具设计了形形色色的小实验,下列关于实验的原理说法正确的有(    )

    A . 如图(a)所示,甲同学制作的“花藤”,书页之间交错放置,不需要胶水,而下方的书并未因为自身重力而脱离,是因为书本之间具有静摩擦力 B . 如图(b)所示,乙同学用吸墨纸制作的“纸蛇”,当他在蛇的褶皱上滴一滴水之后,纸蛇渐渐向前动了起来。这是因为纸纤维的毛细作用使得水发生布朗运动现象,从而让纸蛇的褶皱也随之扩展开来 C . 如图(c)所示,丙同学制作的“彩虹糖旋风”,在玻璃容器里放置少量液体,色素逐渐溶于水,呈现出图片中的状态,这是分子运动引起的扩散现象导致的 D . 如图(d)所示,辉光球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不均匀的电场,丁同学利用辉光球“点亮”了日光灯灯管,这是感应起电现象。
  • 1. (2024高一下·广州期中)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水平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水平转台能绕竖直的轴匀速转动,装有遮光条的小滑块放置在转台上,细线一端连接小滑块,另一端连到固定在转轴上的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以显示细线的拉力大小,安装在铁架台上的光电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已知滑块上遮光条的挡光宽度为d , 旋转半径为R

    1. (1) 某次旋转过程中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遮光时间为 , 则角速度(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 (2) 控制转台以某一角速度匀速转动,记录力传感器和光电门的示数,分别为;依次增大转台的角速度,并保证每次都做匀速转动,记录对应的力传感器示数…和光电门的示数…。以力传感器的示数为纵轴,对应的挡光时间平方倒数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后拟合为一条直线,如图乙所示,图中的值已知,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 则滑块和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3. (3) 该小组同学换用相同材料的质量更大的滑块再次做了该实验,作出的新图像,将两图像绘制于同一坐标系中,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
  • 1. (2024高一下·电白期中)  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水平平台上的P点以初速度5 m/s向右滑动,小物块与水平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5,小物块运动到 A点时以4 m/s的速度水平抛出,当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径为2.75 m的固定圆弧轨道BC , 圆弧轨道的圆心角∠BOC=37°。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为25.4 N。然后小物块滑到与C端切线平齐的长木板上。已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小物块的质量为1.1 kg,长木板的质量为3.9 k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g=10 m/s2 , sin 37°=0.6,cos 37°=0.8。

    1. (1) 求水平平台上P点到A点的距离l
    2. (2) 求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
    3. (3) 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时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 1. (2024·雷州)  如图所示,一杂技运动员骑摩托车沿一竖直圆轨道做特技表演。若摩托车运动的速率恒为 , 人和车的总质量为 , 摩托车受到的阻力是摩托车对轨道压力的k倍,且 , 摩托车通过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向下运动时牵引力恰好为零,摩托车车身的长度不计,g , 求:

    1. (1) 竖直圆轨道的半径R
    2. (2) 摩托车通过最低点A时牵引力的大小。
  • 1. (2024高一下·成都月考)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图(a)所示的装置,用来测量滑块质量(滑块可视为质点)和滑块与水平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水平转台能绕竖直的轴匀速转动,装有遮光条的小滑块放置在转台上,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连接小滑块,另一端连到固定在转轴上的力传感器上,连接到计算机上的传感器能显示细线的拉力F,安装在铁架台上的光电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兴趣小组采取了下列步骤: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②将滑块放置在转台上,使细线刚好绷直,量出滑块到转轴的距离L;

    ③控制转台以某一角速度匀速转动,记录力传感器和光电门的示数,分别为;依次增大转台的角速度,并保证其每次都做匀速转动,记录对应的力传感器示数…和光电门的示数…。

    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滑块匀速转动的线速度可表示为(用d、t中字母表示)。
    2. (2) 如图(b),当大于b时,滑块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哪些力提供(    )
    3. (3) 处理数据时,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纵轴,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后拟合为一条直线,如图(b)所示(图中a、b已知),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的质量。(用a、b、L、d中字母表示)
  • 1. (2024高二下·邵阳期中)  如图所示,铁块A、木块B叠放在足够长的粗糙木板C上,木板C放在水平桌面上。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的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使得A、B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板C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块A与木块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B . 拉力与木板C对木块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木块B对木板C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 D . 木板C能保持静止是因为桌面对木板C的摩擦力大于木块B对木板C的摩擦力
  • 1. (2024高一下·仁寿期中)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 .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 .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D .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
  • 1. (2024高一下·仁寿期中) 如图所示滑块A和B叠放在传送带上,B被细线连于墙上。如果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滑块A和B都相对地面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到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A . 增大传送带的速度,绳拉力变大 B . 受到的拉力和受到的摩擦力相同 C . 增大A的质量,B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