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上·湖南期末) 某兴趣小组利用轻弹簧与刻度尺设计了一款加速度测量仪,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的右端固定,左端与一小车固定,小车与测量仪底板之间的摩擦阻力可忽略不计。在小车上固定一指针,装置静止时,小车的指针恰好指在刻度尺正中间,图中刻度尺每一小格的长度为1cm。测定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定小车的质量,读数如图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 (1) 根据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图线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2) 某次测量小车所在位置如图丁所示,则小车的加速度方向为水平向(填“左”或“右”)、大小为m/s2
    3. (3) 若将小车换为一个质量更小的小车,其他条件均不变,那么该加速度测量仪的量程将。(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4. (4) 加速度测量仪制作完成后,将刻度尺不同刻度对应的加速度大小标在尺上。在测量某次运动的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指针由读数较大的位置逐渐变小到读数几乎为0。图中可能表示该装置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v-t图像的是____。
  • 1. (2024高一上·佛山期末)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实验时,用手机录制一钢球沿着倾斜槽由静止开始运动的一段视频,把视频文件导入计算机并利用视频播放器中的“逐帧播放”功能,每帧截取一张图片,按拍摄先后顺序合并成一张“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手机拍摄帧率为即每秒拍摄张照片 , 小球各个位置对应刻度尺的读数如下表所示,各标记点的坐标分别用表示:

    标记点

    刻度尺读数

    1. (1) 相邻两标记点之间的时间 
    2. (2) 小球在标记点时的大小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3) 小球运动过程的加速度表达式为 请用题给符号表示
  • 1. (2023高一上·信宜月考)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1. (1) 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长木板、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还有____。(填选项代号)
    2. (2) 某同学做此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A.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并接好电路;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再将小车放在木板上准备实验;

      C.释放纸带,让小车运动起来;

      D.关闭电源,取出纸带进行分析

      上述实验步骤,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3. (3) 下图是一次实验中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则计数点D的瞬时速度m/s,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 1. (2024高一下·花都开学考)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该同学选取O点为第1个计数点,依次在纸带上标记A、B、C、D、E等若干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并用刻度尺测量各个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OA=3.20cm,OB=12.50cm,OC=27.80cm,OD=49.10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1.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2. (2) 在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一下·株洲开学考)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常用的器材。
    1. (1) 图中的实验器材是(选填“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该计时器使用(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每隔s(选填“0.02”或“0.1”)打一个点。

    2. (2) 下列实验需要用到打点计时器的是____(多选)。
    3. (3) 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可以用AC之间的平均速度表示B点的,并且A、C两点离B点越近,算出的平均速度越(填“接近”或“远离”)B点的瞬时速度。

  • 1. (2024高一下·岳阳开学考) 如图1所示,阿特伍德机(Atwood's machine)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的乔治·阿特伍德(Georgc Atwood)在1784年发表的《关于物体的直线运动和转动》一文中提出的,用于测量重力加速度及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著名的力学实验装置。

    某实验小组将阿特伍德机简化改装后,如图2所示,绕过定滑轮细线上悬挂质量相等的重锤A和B,在B下面再挂重物C时,由于速度变化不太快,测量运动学物理量比较方便。

    1. (1) 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2. (2) 某次实验结束后,打出的纸带如图3所示,E、F、G、H、J连续几个点对应刻度尺读数分别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 则重锤A运动拖动纸带时的平均加速度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3) 如果本实验室电源频率小于 , 但参与实验的同学不知道,则瞬时速度的测量值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 (4) 若重锤A和B的质量均为M,重锤B下面挂质量为m的重物C。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A的加速度为a,则由以上几个物理量,推导重力加速度的公式
    5. (5) 已知重锤A和B的质量均为 , 某小组在重锤B下面挂质量为m的重物C。某次实验中从纸带上测量重锤A由静止上升不同高度h时对应的速度v,描点作图后得到如图4所示图像,重力加速度g取 , 则重物C质量(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一上·海淀期末)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经过筛选,从一条纸带中选择合适的连续的点作为计数点,并在各计数点处将其剪断,然后将这些剪断的纸条并排粘贴在一张纸上,使这些纸条的下端对齐,作为横轴,第一个纸条的左端作为纵轴,最后将纸条上端的中点用线连接起来,发现是条直线,如图所示。用图研究该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直线的倾斜程度可以表示加速度大小 C . 图像的纵轴可以表示时间 D . 图像的横轴可以表示位移
  • 1. (2024高一上·期末)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 , 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 , 挡光片的宽度为 , 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 , 牵引砝码的质量为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取 , 以下的取值最合适的一个是____ ;
    2. (2) 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表示
    3. (3)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 。
  • 1. (2024高考·泸州模拟) 一次下雨天,小明不经意间转动手中的雨伞,发现水珠向四周飞出,如图甲。受此启发,小明按此原理设计了一装置测当地重力加速度,设计如下实验:一带槽水平圆盘在电动机带动下匀速转动,槽边缘有一小孔,一较长浅色铁条用细线悬挂,其下端靠近圆盘边缘,如图乙所示。向圆盘槽内注入红色墨水,转动中有红色墨水从小孔沿水平方向甩出,烧断细线,铁条自由下落。实验后在铁条上留有清晰红色细线,在铁条上连续每条细线取一计数线,分别记为 , 用刻度尺测得段的距离分别为单位:米 , 如图丙所示。已知圆盘转动周期为单位:秒 , 则以下结果均用题干所给物理量表示

     

    1. (1) 相邻计数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2. (2) 点经过小孔时的速度大小为 
    3. (3) 由此可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1. (2024高考·梅州模拟) 小明同学利用频闪相机来探究摩托车的运动规律。从某时刻()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该摩托车可视为沿直线运动,每隔0.5s测量一次其位置,坐标为x,结果如下表所示:

    t/s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x/m

    0

    0.46

    1.24

    2.34

    3.76

    5.50

    7.56

    9.94

    12.64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1. (1) 由表格数据可判断摩托车近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理由是
    2. (2) 当时,摩托车的速度大小为m/s。
    3. (3) 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