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下·浙江会考)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可卿死前托梦给凤姐,提醒凤姐“盛极必衰,月满则亏”的道理,指出贾府气数将尽必将衰败,提醒王熙凤居安思危,尽早预备衰败后的事宜,并具体指出了可行的措施。 B . 贾珍引着贾政众人入园。一路上佳境叠现,贾政命众客拟写匾额对联。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也颇现才情,奈何贾政始终不合心意,呵斥贬抑不断。 C .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后来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黛玉自比为莺莺。 D . 元春省亲之后,担心贾政使人封锁,便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探春住了缀锦楼,宝玉住了怡红院。
  • 1. (2023·天津市模拟) 下列有关《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判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本首判词涉及林黛玉和薛宝钗,赞扬二人才情、品德的同时,也暗合了“钗黛合一”的观念。 B .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说的是贾惜春因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而遁入空门。 C .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贾探春离别故土、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远嫁的命运。 D .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出自史湘云的判词,湘江流逝,楚云飞散,隐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
  • 1. (2023高一下·东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

    “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

    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密是莺儿不能告诉宝钗的,此时在莺儿和宝玉对话时当事人宝钗闯了进来,莺儿当然不能当着宝钗的面给宝玉说了,况且是秘密呢。薛宝钗究竟有什么别人都没有的好处,读者也就无法知道了。这个“不写之写”,是永无直接答案的。不是宝玉以后没有机会再向莺儿求证求解,而是作者“不写”了。

    “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而《红楼梦》的叙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写”了很多,“写”又限定了我们的理解和联想。薛宝钗有世上人少有的好处,作家为了让你关注、揣摩他的艺术描写,从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动力与兴趣来说,也是不会轻易直接告诉你的。急于求解问题的答案有,也没有,莺儿接下来要说的成为了文本的“空白点”,这就是“不写之写”的妙处。

    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

    (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

    材料二:

    空白是中国画构图中处理黑白关系的主要手段。在《红楼梦》的画家笔法中,空白是被经常运用的一种。曹雪芹曾通过薛宝钗之口表达了他对绘画创作的见解。但作为一个精通绘画的作家,曹雪芹“自觉引进绘画技法”来进行《红楼梦》的创作,从而使其“不仅绘景、状物在妙合画理,而且写人、叙事也往往“默运画学神髓,融入丹青技法”。他在作品中就特别注意这种空白手法的运用,不时在《红楼梦》中留有空白。

    《红楼梦》中制造空白的手法,除了语言、情节的省略及“不写之写”等以外,还利用“矛盾”制造空白,创造出朦胧、模糊的艺术意境,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例如:宝玉酒醉后要撵李奶妈,但被袭人劝住了,并没有撵,而李奶妈却说宝玉撵了茜雪。这看起来相矛盾,但实际是另起了头绪,是将茜雪“出去”的一段情节通过“矛盾”制造了空白,使读者可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推想这其中的缘由。张爱玲就认为茜雪是“负气走的”,对此,倒是脂砚斋颇能理解作者的原意,他说:“照应前文,又用一‘撵’字,屈杀宝玉。然在李媪心中口中毕肖。”可见,作者笔法真是高妙,既塑造了茜雪形象,又刻画了李奶妈形象,可谓“一石二鸟”。

    这正是空白的妙处。因为像这样的情节若实写了,不但容易使笔墨轻重不均,冲淡主调色彩,而且还使情节受到了限制,显得死板不活。而这里运用以虚写实、计白当黑的空白艺术手法,则使有限的画面中生出无限烟波,创造了烟云模糊的意境,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若通部中万万件细微之事俱备,《石头记》真亦太觉死板矣。  

    (摘编自曹金钟《“矛盾”与<红楼梦>中意境的创造手法》)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不写之写”手法的一项是(     )
    4. (4) 作者在小说中设置空白有哪些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 (5) 《红楼梦》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写了黛死钗嫁的相关情节,林黛玉咽气之际声声叫着:“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你好……”留下了空白,能引发读者对黛玉的心理、性格,以及宝黛爱情的丰富解读,堪称“不写之写”的典范。

      请结合材料,进行合理想象,在“空白”处补写两条内容,并对其简要说明。

  • 1. (2023高二下·建水期中)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中的“停机德”说的是《红楼梦》中哪个女子?其命运如何?请简要分析。
  • 1. (2023高一下·宁德期中) 高一某班的几位同学改编“晴雯撕扇”情节参加学校“《红楼梦》舞台剧”演出,他们力求台词符合原著中人物的性格。以下台词最不适合的一项是 ( )
    A . 晴雯对宝玉说:  “把你的扇子先拿给我撕,我就爱听那声响。 ” B . 宝玉对晴雯说:  “你喜欢听那一声响,就故意撕碎了也使得。 ” C . 晴雯对宝玉说:  “撕了几把气也顺了,今天可不敢再造孽了。 ” D . 宝玉对晴雯说:  “生气时不要拿它出气,撕着玩开心就可以。 ”
  • 1. (2023高一下·泰安月考) “木石前盟”是指开篇神话中(  ①   )和(  ②  )的“还泪之说”。
    A . ①绛珠仙草②神瑛侍者 B . ①警幻仙子②补天之石 C . ①空空道人②补天之石 D . ①神瑛仙草②绛珠侍者
  • 1. (2023高一下·泰安月考) 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预示的是《红楼梦》中(  )的命运。
    A . 贾元春 B . 贾迎春 C . 贾探春 D . 贾惜春
  • 1. (2023高一下·泰安月考) 鲁迅说过:“要极俭省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下面对眼睛的描写,依次判断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②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A . ①黛玉 ②惜春 ③探春 B . ①宝玉 ②黛玉 ③探春 C . ①宝玉 ②黛玉 ③凤姐 D . ①黛玉 ②惜春 ③凤姐
  • 1. (2023高一下·泰安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揭示宝玉思想性格的《西江月》,完成问题。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1. (1) 对这两首词中词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对两首词中某些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3) 下面是关于《西江月》二词的内容概括,不正确的选项是( )
    4. (4) 后人评价这两首诗对贾宝玉做了似贬实褒的刻画,请你结合对《红楼梦》的阅读经验或者相关情节,谈谈自己的理解。
  • 1. (2023高一下·泰安月考)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以下不属于《红楼梦》的别名的一项是(    )

    A . 《石头记》 B . 《风月宝鉴》 C . 《情僧录》 D . 《镜花缘》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