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指出下列句子句式。
    1. (1) 焚拜如前人:
    2. (2) 非字而画:
    3. (3) 归以示成:
    4. (4)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1. 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 (1)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创于汉武帝,每个皇帝对应着一个年号,如文中的“宣德”。 (判断对错)
    2. (2) 抚军,官名,明清两代巡抚的别称(判断对错)
    3. (3) 童子,指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如《师说》“彼童子之师(判断对错)
  • 1. 下列对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为奇货居:囤积、储存 B . 科敛丁口 科敛:分类、收集 C . 宰严限追比 追比:旧时地方官限期交税、交差等,过期以杖责、监禁等方式继续追逼 D . 蹑迹求 披:拨开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折藏之,归示成促织富,装马扬扬 B . 近抚 , 气息惙然不复挺者,使然也 C . 滑胥报充里正役昂其直,居奇货 D . 心目耳力俱穷 奉行者即为定例
  • 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童子,即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B . 丁口,即人口。古代成年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满十八岁男子称口。 C . 学使,即“提学”,负责一省学校事务,主持岁考、科考两试的官员。凡府、州、县的生员等,每年都要参加岁考。 D . 抚军,官名,明清两代巡抚的别称,总管一省的民政和军政。“巡抚”这一官名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
  • 1. 对课文的《促织》最后一段“异史氏曰”的内容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从官贪吏虐追溯到天子宫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揭示了黎民百姓悲剧命运的根源,寄讽谏之旨。 B . 就成名的一贫一富说明是“天将以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 C . 作者借古讽今,揭露了统治者骄奢涅逸,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表现出了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世的情怀。 D . 针对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证实“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说法,形象面深刻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不平之感。
  • 1. 区别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故人庄②裘马世家焉③雷霆乍惊,宫车

    ④则智明行无秦论⑥一日,大母余曰

    ⑦求,无乃汝是

  • 1. 问答题
    1. (1) 《促织》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
    2. (2) 成名好不容易捉到了一只蟋蜂,心中稍感宽慰,文章又让他九岁的儿子出现,这有何作用?与下文有没有照应?若有,在哪里?
  • 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成述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里正、受扑责时,岂其至此哉!天将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及鸡犬。夫!”

    1. (1) 以上选段的作者是,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
    2. (2)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抚军亦厚

      ②民日妇卖儿

      ③岂其至此哉

      ④信

    3. (3) 与“及鸡犬”中的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4. (4) 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5. (5)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②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6. (6) 结尾“异史氏曰”一段是否多余?请说明理由。
  • 1.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可以看到不少魏晋风流的痕迹。不仅如此,蒲松龄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的形象;使魏晋风流自我层面的“狂”具有了审美的浓厚意味,以高扬的自我精神傲视一切不合理的世态人情,通过《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狂生的形象;对魏晋风流超我层面的旷达自然,蒲松龄又通过笔下的人物为其理想的境界加入了和谐而又浪漫、平凡而又超凡的爱情因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