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忧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她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这段文字写出了王熙凤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1. (1)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是说
    2. (2)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是说
    3. (3) 对这三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作家通常运用外貌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请从下面两段外貌描写中任选一段。先写出所描写人物的姓名,再分析其外貌描写的表达效果。

    ①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②她依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 1. 阅读《红楼梦》第六回,完成下面问题。

    刘姥姥眼中的贾府是异样的。请根据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 1. 文言小题
    1.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形体,容貌)尚小。 

      ②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有才华且不拘礼节的样子)。 

      ③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姿容俏丽)。 

      ④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不应得到的利益)。 

      可怜(可惜)辜负好韶光。 

      ⑥莫效此儿形状(样子)。 

      ⑦行为偏僻(偏激,不端正)性乖张。 

      ⑧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疲惫、懒惰)人物。

    3.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4. (4)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这句判词的“膏粱”指的是(   )
    5. (5) 《红楼梦》原名,后空空道人改为 《情僧录》 ,曹雪芹在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将它题为
  • 1. 为推进经典作品阅读,学校举办了以“阅读·心享”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活动中,有的同学阅读经典作品有困难,“死活读不下去”。请你以《红楼梦》中的某一情节为例,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或者说明阅读这部书有意思 , 或者说明阅读这部书有意义 , 激发这些同学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读下去。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阅读,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理·巴克斯特也说过:“要成为智者和贤者的人,就必须认真地读通几本经典著作。”歌德也曾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几位名人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阅读对自身的成长与成功的作用,使自己的人生得益匪浅。

    请以“阅读与人生”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可发表见解,也可讲述故事,抒发情感。

    注意: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在阅读中体验感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1.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潇湘妃子”是谁?请结合诗题与作者赏析尾联。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庐江太守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权以状白曹操曰:“严刺史昔为公所用,而李术害之,肆其无道,宜速诛灭。今术必复诡说求救。明公居阿衡之任,海内所瞻,愿敕执事 , 勿复听受。”因举兵攻术于皖城。术求救于操,操不救,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二万余人。七年秋九月,曹操下书责孙权任子。权召群僚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决。权引周瑜诣吴夫人前定议。瑜曰:“昔楚国初封,不满百里之地,继嗣贤能,广土开境,遂据荆、扬,至于南海,传业延祚,九百余年。今将军承父兄余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有何逼迫,而欲送质。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如此便见制于人也。极不过一侯印,仆从十余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观其变。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彼自亡之不暇,焉能害人。”吴夫人曰:“公瑾议是也。”遂不送质。

    十三年八月,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威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授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

    (《通鉴纪事本末·孙氏据江东》)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术求救于操,操不救,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二万余人。

      ②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 1.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有几人前来探望,说出了下面的话,下列人物语言与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⑴“怎么下这般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份儿。”

    ⑵“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

    ⑶“你可从此都改了吧!”

    A . 黛玉   袭人   宝钗 B . 袭人   黛玉   宝钗 C . 袭人   宝钗   黛玉 D . 宝钗   袭人   黛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