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灰覆盖,随后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会在何时喷发,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A

    一旦

    /

    即使

    然而

    B

    倘若

    那么

    进而

    /

    由于

    所以

    C

    假如

    甚至

    /

    那么

    D

    只要

    /

    而且

    虽然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办的第十五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设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报告厅举行,现场将揭晓个人和团队的获奖名单。 B . 这位生前默默无闻的画家在去世很多年以后,世人才像发现新星一样赞叹他,他的作品也开始备受追捧,收藏价格飞涨,而这一切,都与他毫不相干了。 C .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是一篇形象、生动的演讲,是一篇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著名演讲,因而文笔清新自然,耐人咀嚼。 D . 在2021年河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上,郑州歌舞剧院演出的舞蹈《唐宫夜宴》收获众多好评。
  •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       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A . 即使  也   但是  甚至   而且 B . 也许 就  毕竟  甚至   而且 C . 如果  就   但是  特别   况且 D . 即使  也   毕竟  特别   况且
  • 1. 作者简介

    恩格斯(1820﹣1895),德国,国际的领袖、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朋友和战友,被誉为。他和马克思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1844年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了《神圣家族》一书,批判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原理。1845年,恩格斯回到德国,出版了他的名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列宁称这部著为。1848年,又和马克思发表了著名的。在马克思逝世后,他帮助马克思完成了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

  • 1. 下列为中国传统节日所编写的对联,对应恰当的一组是(   )

    ①入酒菊香由我醉,向秋山色带云看。②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③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④高天冬去苏万物,大地春回放百花。

    A . ①七夕节②重阳节③寒食节④春节 B . ①重阳节②清明节③寒食节④元宵节 C . ①重阳节②清明节③端午节④春节 D . ①中秋节②重阳节③端午节④元宵节
  • 1. 积词语: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的正误。
    1. (1) 他患有严重的胃病,日常饮食很受限制,不仅不能饮酒,对面前的佳肴,也只能浅尝辄止。(   )
    2. (2) 听完先生的阐述,我豁然开朗 , 心中的疑惑顷刻间烟消云散了。(   )
    3. (3) 他偶尔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几首小诗,对他出众的才华和卓有成效的表现,同学们赞不绝口。(   )
    4. (4) 在编写《葡萄品种》时,我们查阅了大量繁芜丛杂的资料,但是由于水平有限,可能会出现错误,请读者指正。(   )
  •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本届书画交流活动中,书画名家纷纷献艺,一幅幅书法力透纸背 , 一幅幅丹青意境深远,博得观众的连声喝彩。 B . 三名罪犯拒不供述在昆明砍杀无辜群众的暴恐犯罪行为。国外有人士认为没有供词罪不容诛 , 但他们必将受到人民正义的严惩。 C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 D . 文学经典,就是要精读,口诵心惟 , 反复咀嚼,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以期产生内心的共鸣,收获更多的人生启迪。 E . 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的一张宣传画上是一个鼎,其寓意是中国人寿一言九鼎 , 决不食言。
  • 1. 《谏逐客书》的说服力不是来自(    )
    A . 文章切中秦王想要统一天下的心理 B . 反复对比论证,利害得失鲜明 C . 正言直谏,敢于批评秦王耽于声色 D . 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E . 语言铺陈排比,文章气势充沛
  • 1. 翻译
    1. (1) 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古义:

      今义:

    2. (2) 相: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

      及与汝

      当哭和也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马夬马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 , 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 (1)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②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3页